“說我們是福州家裝界的老大,葉斌就會笑了。”有家裝飾的董事長何燁半開玩笑地說。就目前福州家裝設計的量而言,國廣一葉裝飾機構和有家裝飾無疑為領頭羊,而何燁提到的葉斌正是國廣一葉的董事長。
這兩位帶頭大哥,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線。有家裝飾是安卓,而國廣一葉是IOS,從市場份額來看,有家的占有率略勝一籌。從高端客戶定位和單位利潤來看,國廣一葉則毋庸置疑,占據魁首。兩家裝飾機構的設計裝潢很體現公司特質,一家底蘊天成,一家簡單外放。市場在這里,江湖老大是走藝術的高端定位還是走商業的運作模式,這是個問題。
設計師是半個商人
設計師不是純藝術家,是半個商人。設計費用不會降低設計師的人格,正如稿費不會降低譯者的人格。
福州設計機構有純設計的,更有不少推出全包或者半包裝修模式帶動商業盈利的裝修公司。國廣一葉出于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理念,推出5系家裝(中端定制)、7系家裝(高端定制)、9系家裝(豪宅定制)、鉑金翰定制四大家裝品牌。時輝裝飾不但推出整體配套家裝,甚至自己就擁有工廠,進行櫥柜家具的定制配套服務。也有設計師直接轉行做瓷磚,自己推出品牌———黃金搭檔。國廣一葉的副總設計師何華武就說:“我之前還不知道O2O是什么,也是聽楊老頻繁提起才知。”老當益壯的楊沐水楊老,雄心勃勃地想做電商,在業內很是出名。
C&C聯旭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設計總監吳聯旭說:“曾經兩度參加意大利博洛尼亞展,第一次是受廠家邀請前往,第二次是剛好在歐洲,自己直接拐過去看展。”
\
福州與廣東有天然親近的地緣優勢,福州設計師和廣東佛山各陶瓷廠家來往非常緊密。不少設計師受邀到佛山參觀展廳和工廠,甚至佛山的華夏陶瓷城、陶瓷總部基地的多家展廳就由福州設計師直接參與設計,許多福州設計師對瓷磚品類如數家珍。而陶瓷廠家對室內設計行業也非常重視,如博德、嘉俊等都曾作為CIID(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的唯一瓷磚品類年度贊助商。去年CIID哈爾濱年會的獎品就是由嘉俊頒發鐫刻有嘉俊品牌和設計師名字的iPad。
設計師的藝術根性
福州設計界水平之高,只怕是不在福州的人無法想象的。福州設計師的名氣,恰如福州:雖然貴為八閩首府,名頭反不如與臺灣一衣帶水的廈門和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福州設計師已然占據了CIID學術獎的半壁江山,設計質量不輸于北上廣深,設計費卻只合超一線城市設計費用的一半,令人敬其才,悲其遇。
福州設計師大多認可自己的藝術成就,完全不怵北上廣深的設計師。每當有外地的設計師來福州舉辦設計師論壇,就不禁讓人想到黃侃詰問陳獨秀的掌故:湖北固然沒有學者,然而這不就是區區;安徽固然多有學者,然而這也未必就是足下。
福州設計師很有自己的個人意趣。唐瑪國際設計機構的施旭東,致力于中國的大漆傳承和中國茶文化的融合。當提到,中國的漆文化已不如日本,就如中國發明了圍棋,但其實是日本重新定義了圍棋。施旭東深表贊同:“我們有很好的漆文化,應該要重視傳承。”漆畫在唐瑪的空間應用確實別具一格。而多維設計的林洲,則在景德鎮擁有自己的陶瓷工作室,自己拉坯制胎。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設計之外的設計師,有著自己的一些小癖好,實實在在是可愛的事。
定制,可滿足未來的多元需求
“國外的設計牛逼的根本不是設計師,而是國外的工業。我們從來不乏牛逼的創意,缺乏的是支撐起設計夢想的工業水平。”設計大師張星在設計論壇上說。
眾所周知,瓷磚設計風格、圖案、花色掌握權在廠家,再通過渠道流向市場,終端市場扮演的只是受眾的角色。以往對于定制化的市場需求,經銷商們和消費者心有余力而氣不足。近兩年隨著3D噴墨技術的發展,終端市場發出個性化定制的呼聲愈加強烈。
“市場對定制化瓷磚產品需求市場來源可歸結于三個方向,一個是大型的工程項目。其次酒店、餐廳的主題元素,再者便是從個人個性需求出發的設計方向。”福建麟達展示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麟兒認為,定制市場需求潛力很大,但需求者未必能清晰表達自己想法。因此,隨著定制產品在終端市場火熱,也表明消費者依賴設計師程度越深厚。而設計要做到根據個性需求中捕捉信息,優化瓷磚、衛浴產品在空間化應用,定制化并不意味是取代,哪怕只是一個小小元素嵌入,比如在衛浴洗手盆融入中國文房四寶造型理念,或者借代生活其他事情進行微調改造,皆是創作定制。他還談到,定制化產品面對的受眾層次對設計審美感各有不同,隨著生活需求轉變,藝術設計性和產品的實用性將密不可分。一方面,通過定制化產品將會引導工藝品同生活用品兩兩結合;另外一方面,定制化方向大大擴大了生產瓷磚、衛浴產品的類別。
同樣,福州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園林學院副院長丁錚也提出,定制化是必然趨勢,并且逐漸呈現出將多元化方向,從個人風格愛好,低碳環保,再延伸到甚至有別以往的新型產品。產品類別在未來豐富度不可估量。然而回顧以往,廠家受制于工藝制作流程,很難跳出其中“怪圈子”。生產產品,銷往市場,當市場給出較好的反應之后,重蹈覆轍再投入新一輪生產,完全被風潮牽引方向,最終亂了陣腳。“廠家既然具有生產技術上的優勢,再與市場定制化進行銜接,它的創作空間極大。定制化的產品關注點在于你要什么。廠家完全可以走向市場,建立采樣團體,譬如進行歐洲古典建筑,中國古典建筑風格等詳盡考察分析,專項研發。如傳統的青磚古磚,市場上價格居高不下,甚至千金難求,這些都是設計師們真正需要。”丁錚說道。
定制化瓷磚還有一個多元化方向便是——生態低碳。人們越來越關注與生活健康息息相關建材材料的應用,而在建材行業其他領域,如硅藻泥和木門材料,此類低碳環保概念滲透由來已久,并且在市場營銷中取得不俗成績。因此,丁錚認為,陶瓷產業的“會呼吸的磚”和低碳環保磚,超越圖樣、花樣在感官層次,成為人們對生活質感新追求。
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會長陳建新也認為,建筑類陶瓷向定制設計領域發展是一種趨勢。他們現在正在申報德化日用瓷國家級大師評選,他認為日后,可以考慮將建筑類瓷磚也納入評選范圍。建筑陶瓷的商業價值已經被深度挖掘,但是藝術價值,還有很廣闊的探索空間。
商人逐利,設計師不是純藝術家,但又有崇尚藝術的根性。設計師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在控制成本的同時,盡力實現自己的藝術價值。定制化,可以滿足設計師多層次的需求。一句話,設計師是一個矛盾而復雜的群體。當一件作品出現,最打動人的,正是這種復雜。
好萊塢工業水平才能造就好萊塢電影,以往作坊式的工業水平禁錮了設計師的靈感,而3D噴墨技術的應用使得未來正在將來。我們正站在一個時代的節點上,瓷磚定制化的黃金時代正在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