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關南通交通的話題被大家聊得挺多。
在剛剛召開的江蘇省兩會上,關于2025年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南通要怎么干?江蘇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市長張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出涉及交通的重要信息。
“跨江融合”、“八龍過江”不僅再度被提及,與之相呼應的城市功能布局、都市圈同城化發展也被提及。這無疑告訴了我們,今年南通的交通、城市能級都將迎來一個大幅提升。
南通,“好”通!
2020年發改委發布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19-2035)》中,南通共有8個過江通道項目得到規劃支持,“八龍過江”的宏偉藍圖由此誕生,按照規劃,南通166公里長江岸線上共有8條過江通道,平均每20公里就將有一座過江通道。
南通日報發布的相關報道
回顧南通的交通發展不難看出,南通正在積極轉型為交通樞紐之城,將“天塹”變“通途”,是南通近年來一直努力奮斗實現的目標。
自2008年蘇通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南通正式拉開過江通道建設大幕,此后,崇啟大橋、滬蘇通長江大橋相繼通車,“八龍過江”格局顯露無疑。
當然,顯露無疑的不僅僅是南通的交通。南通想要的,更是交通所帶來的城市發展。
南通,機遇!
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重磅發布,明確南通為長三角一體化中心區,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明確南通建設上海第三機場(南通新機場)。
2022年,我國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的建設工作啟動,南通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長三角一體化、上海大都市圈中心城市,自然也肩負著交通建設的使命。構建陸海空多維交通、實現公鐵水聯運機制,以多種交通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在這其中,南通創造性地提出了“八龍過江”,這將大幅縮短南通與上海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乃至長江中上游和沿海地區的時空距離。
根據規劃,“八龍過江”會進一步釋放南通的區位優勢,推動南通全面融入上海及蘇南地區,為南通帶來更多資源與發展,促進南通城市的經濟活力。
尤其是宏觀戰略下,各大城市群、城市組團相繼成立,南通在長三角上的區位變得尤為重要,是連接南北、溝通東西的樞紐中心。“八龍過江”的到來進一步釋放南通的區位優勢,全面融入上海及蘇南地區發展圈,承接長三角區域,尤其是上海的資源外溢,大幅提升商業、科技、產業、文化、生態等領域。屆時,源源不斷的人才、企業落戶南通,這是城市與人的雙向奔赴,一座活力之城正蓬勃向上!
在我們看到南通交通利好大爆發下,該如何趕上這趟紅利快線呢?
南通機遇的“熱土”在何方?
發展必然會帶來機遇,在巨大的歷史機遇面前,南通如何以優越的城市面貌和配套承接這波“熱度”也將成為嚴峻的考驗。
放眼南通,如果能夠坐擁交通利器,那么就等于解決了最基礎的串聯與產業互補問題,進而帶動產業的落地、人才的流動。
隨著城市建設的雄心向東邁進,區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通州區嶄露頭角。
在南通積極打造全國綜合交通樞紐的當下,通州區也在放大區位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寫入《綱要》的上海第三機場落地通州二甲;軌道上的機場呼嘯而來;南通繞城高速、江海大道高架、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鹽通高鐵、通洋高速、寧啟鐵路二期等交通工程相繼通車,通州的交通格局就此迎來巨變。
今天的通州,是集“高鐵、高速公路、軌交、快速路、航道”為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新城,同樣也是南通極具紅利機遇的價值之城。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下,滬通融合“橋頭堡”的通州,加速虹吸上海的強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并以交通核心點,布置產業、居住、配套和交通等一系列功能,使之成為一座通達八方、宜居宜業的活力之城。
美麗通州
這其中,上海第三機場版塊及南山湖版塊最為引人關注,該板塊是以上海第三機場為核心的空港版塊,將以航空+旅游的業態來打造空港小鎮;南山湖版塊則為通州城區核心版塊,這里是通州豪宅與頂流人士的聚集地,不僅擁有繁華的商業,更有稀缺的湖景與公園。
兩個版塊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全維度集結“行、住、商、醫、教”等配套,宜居宜業宜投資。目前兩大板塊上有一些高品質的項目在售,像上海第三機場版塊首發人居作品【地緯·金樽花園】、南山湖一線湖景房【地緯國際】兩個項目都擁有很高的價值屬性,且春節期間還有優惠活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現場了解一下。
“八龍過江”六龍已至,通達世界、暢行全國的樞紐之城是南通發展的未來,城市能級躍升之下,南通交通樞紐的作用將更加突出,期待著當“八龍”全部到來,聯合陸海空立體交通的格局,南通將聯動“上海”、聯通“長三角”、聯動“全國”,乃至聯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