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增強招商引資對調結構、促轉型、穩增長的促進作用,加快打造“三個強省”、建設美好安徽步伐,結合我省實際,現就做好新形勢下招商引資工作制定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招商引資工作原則
1.堅持市場機制為基礎。遵循市場規則和經濟規律,突出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強化政府對招商引資工作指導,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充分發揮我省區位、成本、資源等優勢,著力打造產業配套、自主創新等競爭新優勢,引導境內外資本和產業按照市場機制加速向我省流動和轉移。
2.堅持轉型升級為目標。加快從粗放招商向集約招商轉變,以產業政策為指導,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引資與引技、引智結合,堅持外資與外貿、外經聯動,主動承接境內外大企業和高端項目,有效嫁接改造現有企業,盤活存量、優化增量,加快全省產業升級步伐。
3.堅持質量效益為中心。嚴格招商引資項目準入,著力提高項目投資強度、投入產出率、稅收貢獻率和就業帶動力,嚴禁投機圈地,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切實提升招商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未按規定開展項目建設造成土地閑置的,依法予以收回。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維護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中被征地農民、被拆遷居民和企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民生改善。
4.堅持保護環境為前提。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決守住環境保護這一底線,嚴格把好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關,有效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積極鼓勵引進低碳、循環、綠色產業,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發展環境。
二、進一步突出招商引資重點
5.突出戰略平臺帶動效應。搶抓國家戰略對我省全覆蓋的機遇,用足用活各類鼓勵政策,用好先行先試權,充分發揮各地特色優勢,有效承接和吸引境內外投資。
6.突出產業發展謀劃推進。圍繞做優主導產業、做強首位產業、做大新興產業,以規劃為引領,深入謀劃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集聚效應強、外向度高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進行招商推介和對接洽談。強化重大項目履約工作,著力提高招商引資資金到位率,優先保障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用地。
7.突出園區載體轉型發展。堅持“產業集中、企業集群、土地集約、要素集聚”原則,充分發揮開發區對招商引資的主陣地功能,推動開發區優化空間布局、壯大主導產業、集約利用資源、創新體制機制,增強產業集中度和綜合競爭力,加快開發區轉型升級步伐。優先支持國家級開發區加快做大做強,重點支持轉型升級成效突出的省級開發區根據發展需要和實績擴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賦予開發區更加靈活的行政管理自主權,建立激勵性較強的招商引資績效考評制度,不斷激發和釋放招商引資活力。按照新型城鎮化的要求,提升開發區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推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其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聚集人口功能,打造高品質的城市功能新區。
8.突出招才引智創新驅動。高度重視人才智力和技術引進工作,瞄準前沿科技和新興產業,充分發揮合蕪蚌人才特區等人才優惠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依托重點人才項目、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科技創業園,大力引進優秀人才和優秀團隊來皖創新創業,為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企業夯實基礎。進一步發揮我省科教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做好人才跟蹤服務,為招商引資提供人力資源支持。
9.突出招商活動務實高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政策規定,按照“遵守規范、注重實效、精簡安排”要求,精心組織好徽商大會、中博會等重大經貿活動,提升安徽對外形象,宣傳安徽投資環境,促進安徽招商合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借助國家涉外、涉僑活動平臺,組織開展系列經貿招商活動,分區域、分產業、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對接,著力打造重大經貿交流活動與專項對接招商活動相互依托、相互補充的高效招商促進平臺。
10.突出投資環境優化完善。進一步簡政放權和轉變職能,減少和下放審批事項,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切實把安徽建設成審批項目最少、政府效能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發展環境最好的省份之一。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與外來投資企業聯系,主動登門宣傳政策、解決問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推動企業增資擴股。加快各類口岸、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等對外開放平臺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全省貿易便利化水平。切實保護知識產權,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維護外來投資者和企業合法權益。
三、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方法
11.注重精準招商。圍繞主導產業深入研究謀劃項目,聚焦重要外資來源地,瞄準世界500強企業、知名跨國公司和國內龍頭企業,有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招商方案,實地開展“一對一、點對點”招商和小分隊招商,提高招商引資的實效性。
12.注重產業鏈招商。依托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和核心項目招商,不斷擴大產業集群,拉長產業鏈條,形成集聚效應,著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產業綜合競爭力。
13.注重園區共建招商。推動開發區與境外知名商協會、大企業和省外開發區通過橫向聯合與“飛地”合作等方式,建設合作園區,支持省內區域合作,打造多元化的招商載體。積極引進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開發模式,探索合作園區的多樣化管理方式和利益分享機制,實現單向承接向雙向互動發展轉變。
14.注重中介招商。加強與境內外知名商協會、投資促進機構、金融機構等聯系合作,充分利用其會員、客戶等資源和渠道招商;依托駐外機構招商,在中國駐外使領館經商處等駐外機構的幫助下,貼近外資來源地招商;委托機構和個人招商,通過委托相關公司機構和選聘海外商務代表,開展區域性和行業性的專門招商。
15.注重以商招商。依托我省具有影響力的知名骨干企業,通過直接合資合作或產業鏈配套合作等方式,吸引境內外客商投資合作;通過在我省成功運營的外來投資企業示范效應,帶動更多的境內外客商來皖投資,以達到“招來一個、引來一批、建成一片”的效果。
16.注重宣傳招商。充分發揮我省外宣窗口陣地作用,積極借助境外重要媒體、中央主流媒體、外省市主流媒體、省及各市主流媒體,有效利用網絡、通訊、社會媒介等平臺,精心制作安徽形象宣傳片等外宣品,策劃組織重點媒體安徽行等活動,廣泛宣傳安徽投資優勢、投資政策、國家級戰略平臺、重點開發區、在皖投資企業,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地展示安徽良好的發展形象和投資環境,提高我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引導更多境內外客商認識、走進和投資安徽。
四、進一步加強對招商引資工作領導
17.強化主要領導負責制。各級政府要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推動新一輪經濟發展的要務,主要負責同志要加強對招商引資工作的指導統籌,協調推進項目。實行招商引資工作首問責任制以及項目聯系人制度,負責全程跟蹤項目和服務客商,落實系列招商事項,樹立誠信、高效的政府形象,保障招商引資工作有序開展、有效推進。
18.強化項目協調機制。各級政府要按照“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要求,建立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領導聯系調度制度。每年遴選一批在談、在建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由各級政府負責同志直接聯系調度,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推動在談項目早落地、在建項目早投產。各地要強化對招商工作的科學管理,避免招商項目惡性競爭,促進招商引資工作良性發展。省商務廳牽頭負責利用境外投資工作和重大招商活動,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利用省外資金工作,并與相關部門形成相互配合的招商引資協作機制。
19.強化招商引資隊伍建設。各地、各部門特別是各類開發區,要高起點、高標準地選拔和引進一批懂經濟、懂政策、懂外語,精通相關專業知識、熟悉招商流程、善于項目談判的人才充實到招商隊伍中,加快建設一支既能獨當一面,又能協調作戰,高素質、復合型、專業化的招商隊伍,切實提高全省招商引資工作水平。
20.強化績效考核。各地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省外投資的質量、總量、增幅等納入省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對引進投資規模大、牽動性強、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外來投資大項目特別是外向型大項目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