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域城鎮體系布局結構規劃
(1)市域生態空間格局
規劃采取“城鄉一體、全域規劃、梯度發展、因地制宜、生態優先、產業集群、土地集約”七大戰略,在現狀“灤河中貫,西北山、東南田、中間城”的基礎上構建“山、田、水、城”的市域生態空間格局,建立市域生態綠網。
(2)市域分片發展整合
本規劃綜合考慮遷安市經濟發展條件與發展方向的融合性,城鎮人口與建成區分布的均衡性,以及自然和行政邊界的完整性三方面因素,將現有12鎮7鄉整合協調為以市區、五重安、建昌營、蔡園、沙河驛、野雞坨和夏官營7個發展片區。
(3)市域功能結構規劃
規劃緊扣“魅力鋼城、綠色遷安”的總體目標,在市域生態空間格局的引導下,根據城市各地區稟賦差異,構筑“三大功能區、四條骨干生態綠道”的市域功能布局。堅持“三區”互動、差異發展,打造以中心城區為重點,以功能片區為支撐,以綠道為連接,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市域發展格局。
(4)市域城鎮村體系規劃
綜合考慮遷安自身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城市產業和城鎮化特征,在城鎮村等級體系創新戰略的指導下,從城鎮建設模式和建設標準、公共服務集聚程度和服務范圍等角度出發,將市域城鎮村劃分為“中心城區-城鎮組團-社區-村莊”四類,形成“1-3-38-48”的等級結構。
(5)市域總人口與城鎮化水平預測
2015年,市域總人口達到81萬人,城鎮化水平60%;
2020年,市域總人口達到96萬人,城鎮化水平71%;
2030年,市域總人口達到116萬人,城鎮化水平84%。
(6)城市綜合交通
著重強化東西向道路連接,有機聯系灤河東西城區,疏通、加密南北向道路,構筑中心城區與區域交通的快捷聯系通道。規劃形成“外環+方格網”的道路網系統。
積極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實行快速公交系統與常規公交相結合,構建“四縱、二橫、三環型”中心城區快速公交系統(BRT)。
2、規劃范圍
本規劃為全域覆蓋,即規劃范圍為遷安市全市域。其中,城鎮發展重點地區包括中心城區、重點發展的建制鎮鎮區(3個城鎮組團)、一般鎮鎮區和原鄉鎮駐地村(13個重點社區),以及四大主導產業園區。
中心城區規劃范圍北至萬太公路、東至平青大公路新線、南至京秦鐵路和平楊路、西至卑水鐵路和西外環。
3、規劃期限
本規劃期限為2011-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1-2015年,中期為2016-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
4、城市性質與職能
(1)城市性質
冀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國家級精品鋼鐵基地和省級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發達的濱河生態園林城市。(2)城市職能
河北省重要的精品鋼鐵與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
冀東北地區度假休閑養生基地之一;
灤河沿線重要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
遷安市綜合公共服務中心、現代城市生活中心與現代服務業中心。
5、城市發展目標
遷安市總體發展目標為以鞏固、拓展鋼鐵與現代裝備制造業,積極打造“京津唐秦”地區新興高端生態休閑基地為核心,塑造“魅力鋼城、綠色遷安”。
中心城區發展目標為以高品質的城區環境和完善的服務設施體系,將中心城區打造成為未來遷安市的城鄉經濟、社會、文教、科研中心和冀東北山前次區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