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市古稱“槐里”,原為興平縣,1993年撤縣設市。位于陜西關中平原腹地,咸陽市區西面,渭河北岸,與周至縣隔渭河相望。地勢北高南低,轄5個街道辦事處,8個鎮,總面積49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2.02萬(2014年),年平均氣溫13.1℃,年降水量685毫米。東經咸陽距西安市40千米,西經楊凌區至寶雞市162千米。興平的西吳辦、阜寨鎮,東城辦部分區域屬于咸陽國家級高新區。工業已形成航海、航空、電子、醫藥、紡織、食品、化工、裝備制造業等50多個行業。興平常規工業產值位居陜西縣域第一、是陜西非能源第一縣。隴海鐵路、西寶公路橫貫全境,西蘭公路從北穿過,各鄉鎮均通公路。名勝古跡有馬嵬驛民俗文化村、漢茂陵、霍去病墓、楊貴妃墓、興平北塔等。土特產有興平醪糟、云云饃等。2013年開始連續三年被評為“陜西十強縣”。
行政區劃
2011年,撤銷阜寨鄉、田阜鄉合并設立阜寨鎮;撤銷豐儀鄉設立豐儀鎮,撤銷湯坊鄉設立湯坊鎮;撤銷西吳鎮、馬嵬鎮的建制,分別設立西吳、馬嵬街道辦事處。調整后,全市轄5個街道、8個鎮: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店張街道、馬嵬街道、西吳街道、趙村鎮、桑鎮鎮、南市鎮、莊頭鎮、南位鎮、湯坊鎮、豐儀鎮、阜寨鎮。
位置境域
興平市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中部,東經108°17ˊ49〞~108°37ˊ7〞,北緯34°12ˊ50〞~34°26ˊ53〞。東接咸陽市秦都區,西鄰武功縣,南傍渭河與周至縣、鄠邑區相望,北與禮泉、乾縣接壤。北依莽山,南臨渭水,東經咸陽距西安市50公里,西經法門寺至寶雞市162公里,是一個以大中城市為依托的"衛星城”。
興平市境之四至,南以渭河為界,隔河與周至縣富仁鄉相望;北到店張鎮窯上村北段,與禮泉縣駿馬鄉、尚寨子鄉相鄰;東至田阜鄉段家村與秦都區尹家相接;西至桑鎮茍家坡村、趙村鄉址坊頭村,與武功縣薛固鄉西崆峒、長寧鎮相連。全境東西長28.82公里,南北寬22.95公里。總面積507.43平方公里,約占陜西省總面積的0.24%,占咸陽市總面積的4.97%。
地貌
興平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地貌可分為兩個類型區。即南部渭河階地區,海拔390~460米;北部黃土臺原區,海拔460~541.8米。境內從北向南,呈階梯狀傾向渭河,覆蓋物全是第四紀沖積、風積物。
氣候
興平市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季、四季分明的特點。
人口
2015年,興平人口統計年報,年末全市總戶數168162戶,比上年增加640戶;總戶籍人口616548人,減少3690人,其中,城鎮人口353902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7.4%。全年出生人口5615人,死亡人口471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6‰。按照陜西省人口調查推算,年末全市常駐人口為55.08萬人,比上年增加0.21萬人,出生率為10.58‰,死亡率為6.1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3‰,
風俗民情
弦板腔、葬父需舅三锨土、抓周、拜干親。
風景名勝
茂陵、馬嵬驛民俗文化村、黃山宮、秦五女墓、十里荷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