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區位于南京市北部,是國家東部地區現代工業基地,華東地區先進制造業聚集區和科技創新基地,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與浦口區共同構成南京江北新區。
六合區古稱棠邑,在距今一萬多年前就有原始氏族村落,西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置邑,是中國最早建城的城邑之一,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魯之通道、軍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鎮”之稱,是“天賜國寶、中華一絕”雨花石的故鄉,中國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是中國民歌之鄉。
六合區境內的大廠素有“中國化工搖籃”之稱,是中國最早的化工基地,20世紀初中國化學工業創始人范旭東、侯德榜等人在此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化工基地,當時的“遠東第一大廠”——永利化學工業公司錏廠。解放初的第十二區大廠區便由此得名。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初,六合區轄11個街道、1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9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含8個村居并設),61個村民委員會,人口92.5萬人。區政府駐龍池街道。
位置境域
六合區地處北緯32°11′~32°27′,東經118°34′~119°03’。六合區西、北部接安徽省來安縣和天長市,東臨江蘇省儀征市,南靠長江,流經蘇皖兩省的滁河橫穿境中入江,濱江帶滁,土地面積1485.5平方公里,擁有46公里長江“黃金水道”,屬長江下游“金三角”經濟區。
經濟
2013年,六合區從業人員平均工資53691元,增長14.7%。據抽樣調查,2013年六合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81元,增長9.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2863元,恩格爾系數35%。農民人均純收入16063元,增長11.9%,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224元,恩格爾系數37.2%。
教育
截至2013年,六合區擁有4所高中階段學校,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所,21所初中、40所小學。(不包括化工園區即原沿江工業開發區內的學校,因為并區11年以來,化工園區與原六合區的教育還未并軌。)
旅游
六合境內有入選“新金陵四十八景”的國家AA級地質公園桂子山景區、冶山國家礦山公園,以“三群一湖”為代表的六合國家地質公園是江蘇省第二家、全市首家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3A級旅游風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省級森林公園金牛湖風景區,國家2A級旅游風景區平山森林公園、國家2A級靈巖山風景區等。六合還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達浦生紀念館;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六合文廟、萬壽宮;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長蘆崇福禪寺、長江路清真寺、南門清真寺;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竹鎮市抗日民主政府、桂子山烈士陵園等。竹鎮鎮被評為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大泉村獲評“最具魅力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