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橋鎮隸屬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北與白湖鎮相臨,東臨無為縣鶴毛鄉,南與礬山鎮接壤黃屯鄉和缺口鎮合并成立龍橋鎮,鎮名源于鎮內有龍橋。裴桂公路北南橫貫全鎮13 千米,跨縣、跨鎮公路有黃屯至無為、黃屯至礬山、缺口至礬山、夾板至泥河、缺口至白湖等5 條,水路經缺口碼頭沿縣河東下,可通無為、巢湖和長江,西上可達廬江縣城。
龍橋鎮屬丘陵地區,總面積105.20平方千米,全鎮人口5.83萬人,是廬江縣東南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 有山有水有圩, 山場面積37.7 平方千米,占總面積35.9 %,水面積10.0平方千米,占總面積9.5%。耕地面積2780.36千米, 其中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943.94 公頃, 保護率69.92%。2013 年,龍橋鎮下轄11個村、2 個社區,395 個村民小組,61 個居民小組。
2005年8月,原黃屯鄉和缺口鎮合設立龍橋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有安定、凌安村、新建村、馬山村、福興村、龍橋村、梅林村、曹河村、高山村、夾板村、盆形村共11個村和缺口社區、黃屯社區2個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橋鎮位于廬江縣東南部,東臨無為縣,南與礬山鎮接址,西臨泥河鎮,距廬江縣城21千米。地處廬江縣中南部,龍橋鎮距合肥90千米,龍橋鎮總面積為1105.20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坐標為東經117°18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龍橋鎮有山有水有丘陵,地上地下資源豐富,適宜發展工農業、礦產資源豐富(有龍橋鐵礦,泥河鐵礦),儲量大,品位高,素有“地下聚寶盆”之稱。已探明的有鐵、銅、鉛、鋅、銀、硫、絹云母、高嶺土、
錳石灰石等十余種。
交通
2011年裴桂路省道過境,境內長15千米,雙向兩車道,由裴崗通往桂家壩。有縣鄉(鎮)級公路25條,總長52490米。境內通航河道3條,總長13千米,最大通航能力為100噸船舶。省道裴桂路、黃鶴路穿鎮而過,西河、縣河交匯貫通,直入巢湖通江達海,缺口港是廬江縣最大的水運港口,年吞吐量超500萬噸,規劃興建兩座千噸級貨運碼頭。建設的廬銅鐵路涉及馬山、龍橋、缺口、曹河、高山、夾板等7個村(社區),80個村民組,總長14.8千米;缺口集鎮新建客貨兩用火車站一座,預計2016年通車。[3]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龍橋全鎮總人口為口58377人。
民族
2011年漢族58340人,有藏族、回族等少數民族3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財政總收入38155.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125.5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966.6萬元,增值稅14407.5萬元,企業所得稅19478.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6538元。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余額3.645億元
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
2011年末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3處,各類文化專業戶5個,圖書室13個,藏書6萬冊。文化業從業人員3人,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交通
2011年裴桂路省道過境,境內長15千米,雙向兩車道,由裴崗通往桂家壩。有縣鄉(鎮)級公路25條,總長52490米。境內通航河道3條,總長13千米,最大通航能力為100噸船舶。省道裴桂路、黃鶴路穿鎮而過,西河、縣河交匯貫通,直入巢湖通江達海,缺口港是廬江縣最大的水運港口,年吞吐量超500萬噸,規劃興建兩座千噸級貨運碼頭。建設的廬銅鐵路涉及馬山、龍橋、缺口、曹河、高山、夾板等7個村(社區),80個村民組,總長14.8千米;缺口集鎮新建客貨兩用火車站一座2016年建成通車
風景名勝
名勝古跡:龍橋鎮留有許多與三國有關的古跡和傳說,尋曹洼(黃屯社區境內)相傳是將士尋找曹操留下的地名,失曹河相傳為曹操兵敗走失的地方,梅林相傳為曹操望梅止渴的典型出處,夾板村有兩塊巨石,名曰夾板石,據說是曹操舉旗點兵的地方。安定村潤月庵,還流傳一段黃巢義軍的故事,太平天國也曾在黃屯屯兵。“咸豐六年(1856年)翼王石達開主持安徽軍政”,“轉戰無為”等地。民間還傳說“跑長毛反”的故事,汪沖村寨基山上,就駐過太平軍。
歡迎咨詢 重慶市涪陵區龍橋鎮政府招商引資信息 ,
請登陸后發布咨詢留言,游客請先注冊。
輕松一掃 投資資訊隨時有
400-600-3737
手機聯系:13062625088
微信聯系:13062625088
QQ 聯系:746583727
地緯招商網-招商投資門戶網站
專注招商投資服務10年
擁有全球千萬招商投資信息大數據
線上招商推廣,線下項目推介
為政府、園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務
讓招商投資更簡單 更精準 更高效
版權所有 上海百程商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6044607號-2 Copyright ? 2022 www.saifan020.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