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區是廣州市市轄區,位于廣東省中東部、廣州市東部,南與東莞隔江相望,東臨惠州,北界從化,西連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新知識城。
增城建縣于東漢建安六年(201年),隸屬南??ぃ蚰虾?ぴ? 縣,新設一縣,增多一城,故曰“增城”。1993年撤縣設市,2014年2月撤市設區。轄4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282個行政村和55個社區,常住人口103.68萬。轄區內的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廣州市三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
增城區是全國著名的荔枝之鄉、牛仔服裝名城、新興的汽車產業基地和生態旅游示范區,先后榮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聯合國和諧城市提名獎”、“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和諧之城”、“中國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全面小康10大示范市”、“全國綠色小康縣(市)”、“全國綠化模范縣(市)”、“全國科技先進市”等稱號。
行政區劃
2013年,調整行政區劃,下轄4個街道和7個鎮:
4街道:荔城街道、增江街道、朱村街道、永寧街道;
7鎮:中新鎮、石灘鎮、新塘鎮、小樓鎮、派潭鎮、正果鎮、仙村鎮。
位置境域
增城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東邊,東部的龍地、紅花地、新山嚇、荔枝坳、鐘鼓嶺、單竹山與惠州市博羅縣相連;東北部四方山、磨刀石、龍潭埔、鐵線關、牛牯嶂、正在頂與惠州市龍門縣接界;西北部大尖山、鳳凰山、大鷓鴣山、張古坳頂與廣州市從化區為鄰;西部省國藥農場、山口、官山、沙村與廣州市黃埔區接壤;南部沿東江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荔城城區西距廣州市中心約60公里,東距博羅縣城60公里,北距龍門縣城108公里,西北距從化城區51公里,南距東莞市城區40公里。自古以來增城就是廣州至粵東各地的主要通道,是捍衛廣州的軍事要地。
人口
至2009年,增城地區客家居民已達30萬之眾,超過本區戶籍人口的40%;在9個鎮街中,均有客家人居住,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派潭、正果、小樓、荔城、增江、朱村、中新及新塘的永和、寧西等地區;在本區300個村中,純客家村有90個,粵客雜居的有74個,合計164個,約占全區村落的55%。
經濟
01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6.23億元,增長4.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85.45億元,增長0.51%;農業總產值89.73億元,下降4.8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5.55億元,增長4.05%;固定資產投資333.82億元,增長13.5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01.52億元,增長10.5%;全市年末個人儲蓄存款581.13億元,增長3.6%,貸款余額747.82億元,增長9.02%。
教育
2011年園區在校中職學生達到15050人,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均達到98%以上;民辦高等教育不斷發展和壯大,增城區共有3所民辦獨立本科學院和5所大專院校,在校大學生達到7.84萬人,其中,本科在校生3.36萬人。
旅游
截至2008年,增城區經過四次文物普查,共有歷史文物點412處,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廣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增城市文化保護單位35處;被列為廣州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1個,廣州市內控歷史文化保護區1個。增城區“舞火狗”已列入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貔貅舞”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欖雕工藝”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