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又名石城,為廣東省地級市,位于廣東省西部,西江南岸,西面與廣西交界。地處北回歸線南面,介于北緯22°22′~23°19′,東經111°03′~112°31′之間。依傍西江,東接珠江三角洲。是連接廣東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樞紐。東與肇慶市、江門市、佛山市交界,南與陽江市、茂名市相鄰,西與廣西梧州接壤,北臨西江,與肇慶市的封開縣、德慶縣隔江相望。
現下轄云城區、云安區、郁南縣、新興縣,代管羅定市。云浮市建成區面積50平方千米,城區人口30萬人。戶籍人口286.12萬(2011年末)。全市總面積7779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60.5%,丘陵面積占30.7%,是廣東省典型的山區市。
云浮市盛產大理石(云石),主要是加工大理石。 素有“石材王國”,“硫都”和“石都”之稱;此外還有“沙糖桔之鄉”的稱譽。
行政區劃
截止2014年,云浮市轄云城區,云安區,新興縣,郁南縣,代管羅定市,云浮市面積77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6萬。
位置
云浮市位于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東與肇慶市、江門市、佛山市交界,南與陽江市、茂名市相鄰,西與廣西梧州接壤,北臨西江,與肇慶市的封開縣、德慶縣隔江相望。市區距肇慶60公里,距廣州140多公里,水路距香港177海里,上溯廣西梧州60海里。云浮市在北緯22°22′~23°19′,東經111°03′~112°31′的范圍內,總面積7779.1平方公里。
人口
總人口:2011年云浮市年末戶籍總人口286.12萬人,年末常住總人口237.92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 57%。2011年云浮市非農業人口為140.19萬人。
遷移情況:遷出人口為17939人,其中遷往省內的14756人,遷往省外的3183人;遷入人口18203人,其中省內遷入12845人,省外遷入5358人,遷出遷入相差264人。
經濟
預計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4億元,增長10.3%;人均生產總值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0.28億元,增長15.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85億元,增長15.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42.43億元,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8.5億元,增長12%;
外貿進出口總額18.02億美元,增長1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1元,增長10.4%;1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826.3億元、貸款余額533.29億元,分別增長10.9%和13.1%。2014年,我市在省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首次評估考核中,居粵北地區第一位。
教育
20世紀90年代后,全部統一使用經教育部門審定發行的教材。內容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1992年,各縣有幼兒園共32所,1285班,在園幼兒48978人,園長38人,教職工668人,保健員27人。1995年起,云浮市各級幼兒園大興體育活動的場地改建、擴建、新建工作,給幼兒提供活動場地,市城區出現較高檔的5個兒童游泳池,推動了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農村也新辦一些頗具規模的幼兒園。2000年,云浮云浮市有幼兒園122所,1530班,在園幼兒,含學前班,58731人,3~6周歲兒童入園率達52.7%。教職工1189人。
風景名勝
國恩寺:新興國恩寺位于新興龍山山麓,建筑物占地面積1.6萬多平方米,園林用地面積120多畝,古寺依山而筑,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國恩寺是六祖惠能的誕生和圓寂之所,故稱為“嶺南第一圣域”,日本高僧更稱其為“祖庭之祖庭”。
蟠龍洞:位于云浮市區城北的獅子山中,因其洞體迂迥曲折,形若蛟龍,故得名。1993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蟠龍洞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金水臺溫泉:位于開平、新興、鶴山、高明四市縣接壤的水臺鎮。金水臺溫泉水質晶瑩清澈,有淡淡的“臭雞蛋”味,水溫高達70℃,水質含有偏硅酸、氡、硫、鉀、鈣等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礦物質元素,有很好的保健療養價值。
羅定龍灣生態旅游區:集雄、奇、秀、雅、險、幽于一體的自然山水迷宮,一年四季景色多變。
羅定龍龕巖:雕刻于唐朝699年的文字。
連灘張公廟:保存較完整的明代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