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中國廣東省轄地級市。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位于中國廣東省中部,北江中下游,北面和東北面與韶關市為鄰,東南和南面接廣州市,南與佛山市接壤,西與肇慶市相連,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享有地方立法權。
現轄清城區、清新區、佛岡縣、陽山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并代管英德市、連州市兩個縣級市,共2區2市4縣,總面積1.9萬平方公里,2010年戶籍人口約402萬。
清遠旅游資源豐富,五大類資源各具特色,分布在各景區內的點達58處之多,是廣東省旅游資源大市之一,素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龍舟之鄉”、“中國漂流之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宜居城市”等美譽。
行政區劃
清遠市轄2個縣、2個自治縣、2個市轄區,代管2個縣級市,有80個鄉鎮,5個街道,1022個村委會,178個社區居委會。
地理環境
地處東經111°55′至113°55′,北緯23°31′至25°12′之間,位于北回歸線北側附近,距南海約200公里,一半以上地域是山區,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布于北江兩岸的南部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出個性鮮明的高山峽谷、河流湖泊、原始森林、溶洞溫泉等奇特景觀。屬東亞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7℃,最低氣溫為1月份,最高氣溫為7月份,年平均日照1662.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每年無霜期平均為314.4天。
人口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清遠市戶籍人口405.81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10.02萬人,女性人口195.79萬人;性別比為107.3:100。全市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2.5%,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27.5%。全市常住人口373.19萬人,清城區常住人口62.61萬人,清新區69.37萬人,英德市96.82萬人,佛岡縣30.06萬人,連山縣11.17萬人,連南縣14.53萬人,連州市44.33萬人,陽山縣44.30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212人/平方公里。08年末家庭戶總戶數111.39萬戶。
經濟
經濟發展實現了穩中提質。我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大力推進改革創新,保持了經濟企穩回升的良好態勢。2014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187.7億元,同比增長7.9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5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483.9億元,增長12.5%;第三產業增加值526.3億元,增長4.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度的15.3:39.4:45.3調整為14.9:40.7:44.3,第一、三產業比重分別下降了0.4和0.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了1.3個百分點。來源于清遠的財政總收入278億元,增長12.8%;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2.6億元,增長10.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9%。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發展差距縮小,經濟質量效益提升,轉型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
2012年各級各類教育(不含非學歷培訓及學前教育)學校600所,專任教師3.63萬人,招生14.92萬人,在校生58.1萬人,畢業生16.27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所,專任教師464人,招生4824人,在校生1.08萬人,畢業生2662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6所,專任教師1531人,招生1.59萬人,在校生4.98萬人。普通中學177所,專任教師1.77萬人,招生7.36萬人,在校生23.75萬人,畢業生8.78萬人,高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83.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6.0%。小學402所,專任教師1.59萬人,招生4.78萬人,在校生26.2萬人,畢業生4.66萬人,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8.9%。共有幼兒園432所,在園幼兒11.97萬人,增長10.3%。
旅游
清遠以山地丘陵為主,大龍山、瑤山、云開大山與北江、連江、滃江、潖江在這里交匯,從而孕育出雄奇險陵的高山峽谷,松濤如海的原始森林、純如深閨的湖泊溫泉,以及豪放古樸的瑤、壯民族風情。飛霞風景名勝區、廣東第一峰、清新溫礦泉、寶晶宮、英西峰林、連州地下河、湟川三峽、三排瑤寨、大旭山瀑布群、新興的以“唐風禪韻”為主體的御金街少林禪院和鳳凰臺等等。清遠漂流、四驅越野車節是塑造“山水清遠,活力之鄉”旅游整體形象。清遠旅游發展著力打造清新生態、飛霞風景名勝、英西奇特峰林、英佛湖光山色、連陽民族風情等“五條熱線”和溫泉休閑、漂流感受、山水風光、溶洞奇觀、民族風情等“五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