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海新區是天津市下轄的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個國家綜合改革創新區。
濱海新區位于天津東部沿海地區,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總面積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7萬,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生態型新城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增長極”。
1994年3月,天津市決定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的基礎上“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經過天津市10余年自主發展后,濱海新區在2005年開始被寫入“十一五”規劃并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成為國家重點支持開發開放的國家級新區。
2014年12月12日,濱海新區獲批自貿區,成為北方第一個自貿區,2015年,濱海新區GDP達到9300億元。
剛剛過去的2016年,被譽為“第三增長極”的天津濱海新區,以“地區生產總值首破萬億元”的答卷,成為18個國家級新區方陣中的排頭兵,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下,收獲“十三五”良好開篇。
2013年9月15日,天津濱海新區與臺灣新竹市簽訂友好交流合作備忘錄,全面推動兩地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做到優勢互補、擴大交流、加強合作、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行政區劃
2013年9月26日,天津市宣布撤銷濱海新區下轄的塘沽、漢沽、大港三個城區管委會,由濱海新區直管街鎮;年末,根據市政府關于濱海新區整合部分功能區的決定和市民政局關于濱海新區調整部分街鎮行政區劃的批復(津民復[2013]19號),濱海新區將27個街鎮調整為19個,12個功能區整合成7個。撤銷于家堡街道、新港街道、新村街道,以于家堡街道、新港街道所轄區域及新村街道海河以北區域,設立塘沽街道,轄區人口31萬人,設31個居委會。撤銷大沽街道、渤海石油街道,以大沽街道、渤海石油街道所轄區域及新村街道海河以南區域,設立新的大沽街道,轄區人口12萬人,設17個居委會。撤銷杭州道街道、向陽街道,將杭州道街道、向陽街道所轄區域合并設立新的杭州道街道,轄區人口22萬人,設26個居委會。撤銷漢沽街道、大田鎮,以漢沽街道、大田鎮的行政區域及寨上街道大豐路、漢蔡路以東,津漢高速、漢南公路以北,濱唐公路以南區域,設立新的漢沽街道,轄區人口8萬人,設9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調整寨上街道轄區范圍,將寨上街道大豐路、漢蔡路以東,津漢高速、漢南公路以北,濱唐公路以南區域劃歸新設立的漢沽街道,調整后的寨上街道轄區總人口8萬人,設10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撤銷河西街道、茶淀鎮,將河西街道、茶淀鎮的行政區域合并設立茶淀街,轄區人口8萬人,設8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撤銷迎賓街道、勝利街道,將迎賓街道、勝利街道所轄區域合并設立大港街道,轄區總人口21萬人,設33個居委會。撤銷海濱街道、港西街道,將海濱街道、港西街道所轄區域合并設立新的海濱街道,轄區人口17萬人,設32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此外,泰達街道、新北街道、新河街道、北塘街道、胡家園街道、古林街道、新城鎮、楊家泊鎮、中塘鎮、太平鎮、小王莊鎮11個街鎮的行政區劃暫時保持不變。
區劃詳情
截至2015年9月30日,濱海新區下轄18個街鎮
,分別是塘沽街道、杭州道街道、新河街道、大沽街道、新北街道、北塘街道、胡家園街道、漢沽街道、寨上街道、茶淀街道、大港街道、古林街道、海濱街道、楊家泊鎮、太平鎮、新城鎮、小王莊鎮、中塘鎮。
截至2013年,濱海新區轄7個功能區,分別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濱海高新區、東疆保稅港區、中新天津生態城、中心商務區、臨港經濟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津濱海新區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位于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交匯點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區的東面,渤海灣頂端,瀕臨渤海,北與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為鄰,南與河北省黃驊市為界,地理坐標位于北緯38°40′至39°00′,東經117°20′至118°00′。緊緊依托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擁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9]
濱海新區擁有海岸線153公里,陸域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在1993年建成區110.85平方公里的基礎上,重點規劃建設面積350平方公里,2007年底建成區面積已達221.95平方公里。2010年底建成區面積達289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濱海新區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擁有水面、濕地700多平方公里[9] ;擁有1200平方公里可供開發的鹽堿荒地;新區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資源總量100多億噸,天然氣儲量1937億立方米,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人口
2012年,濱海新區常住人口263.52萬人,外來常住人口137.68萬人,戶籍人口115.88萬人。濱海新區外來人口的來源比較廣泛,以河北、山東、河南、四川、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等地為主。外來常住人口不僅超過了戶籍人口,而且還占到了常住人口的半壁江山,成為新區人口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全面推進,新區人口聚集明顯提速。截至2008年底,濱海新區常住人口達到202.88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64萬人,增長17.8%,新增人口占天津市人口增量的50.2%。
交通
2015-2020年,濱海新區規劃建設B1、Z2、Z4三條軌道交通。其中B1線(欣嘉園-臨港經濟區)長度38公里,連接黃港欣嘉園、高鐵濱海站、塘沽老城區、海河外灘、中心商務區、中部新城、臨港經濟區等重點區域,在塘沽與津濱輕軌9號線換乘,B1線大部分為地下線路。Z2線(濱海國際機場-北塘)長度37公里,沿京津塘發展主軸,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與天津地鐵2號線換乘,沿線連接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航空城、高新區、開發區西區、高鐵濱海站、開發區、北塘,遠期延伸連接天津西站、京津路地區、雙街、武清,Z2線在空港和高鐵濱海站區域為地下線路,其余為高架線路。Z4(漢沽-中部新城)線長度44公里,位于濱海新區南北向客流走廊中央大道,經中部新城、于家堡、天堿商業區、泰達開發區、北塘、中新生態城、旅游去及漢沽中心漁港,Z4線將新區塘沽、漢沽、大港區域連接起來,真正意義上拉近了濱海新區各部分的時空距離,規劃在開發區與津濱輕軌9號線換乘,Z4線在開發區為地下線路,其余為高架線路。
經濟
2014年,濱海新區完成生產總值8760.15億元,同比增長1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0.95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5828.43億元,增長16.4%,其中工業增加值5524.16億元,增長16.9%,建筑業增加值304.27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920.77億元,增長13.6%,其中交通倉儲郵電業增加值356.24億元,增長9.5%,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813.14億元,增長10.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5.09億元,增長2.8%,金融業增加值382.47億元,增長12.7%,房地產業增加值104.33億元,增長4.4%。[17]
2016年,在國內前三季度GDP增長6.7%的大背景下,走進納入國家戰略第十個年頭的濱海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實現近三年年均增長13%。
社會教育
2014年,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00所,全面完成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加固工程,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通過現代化達標驗收。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天津實驗中學濱海學校開工建設。創新職業教育模式,成立了物流、機電等7個職教聯盟。被評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和我市首批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區
城市布局
空間發展戰略
按照中央要求,濱海新區編制完成了 “十一五”規劃綱要、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規劃確定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為: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歡迎咨詢 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 ,
請登陸后發布咨詢留言,游客請先注冊。
輕松一掃 投資資訊隨時有
400-600-3737
手機聯系:13062625088
微信聯系:13062625088
QQ 聯系:746583727
地緯招商網-招商投資門戶網站
專注招商投資服務10年
擁有全球千萬招商投資信息大數據
線上招商推廣,線下項目推介
為政府、園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務
讓招商投資更簡單 更精準 更高效
版權所有 上海百程商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6044607號-2 Copyright ? 2022 www.saifan020.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