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淀區,是北京市下轄的一個區,位于北京城區西北部。全區面積430.8平方千米,南北長約30千米,東西最寬處29千米,約占北京市總面積的2.53%。元代初年,海淀鎮附近是一片淺湖水淀,故稱“海店”,即今日的海淀。海淀區高校云集,著名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均位于海淀區。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著名旅游景點也位于海淀區。海淀聚集了大批國際國內著名的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已經成為海淀區第一大新興行業,它的發展對海淀區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意義重大。海淀區,是北京市下轄的一個區,位于北京城區西北部。全區面積430.8平方千米,南北長約30千米,東西最寬處29千米,約占北京市總面積的2.53%。元代初年,海淀鎮附近是一片淺湖水淀,故稱“海店”,即今日的海淀。海淀區高校云集,著名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均位于海淀區。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著名旅游景點也位于海淀區。海淀聚集了大批國際國內著名的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已經成為海淀區第一大新興行業,它的發展對海淀區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意義重大。
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民國政府設北平市,南半部劃入市轄行政區域。同年年底,北平市設市轄區建制。
至民國三十七年底(1948年)分屬北平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區和河北省宛平縣、昌平縣。1948年12月,海淀區現轄域解放。
區劃現狀
截至2012年底,海淀區下轄22個街道、7個鎮,(萬壽路街道、永定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莊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關街道、北太平莊街道、學院路街道、中關村街道、海淀街道、青龍橋街道、清華園街道、燕園街道、香山街道、清河街道、花園路街道、西三旗街道、馬連洼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萬柳地區、東升地區、曙光街道、溫泉鎮、四季青鎮、西北旺鎮、蘇家坨鎮、上莊鎮),564個社區,84個行政村;區政府駐海淀大街17號,東南距天安門廣場11.4公里。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底,海淀區戶籍人口230.7萬人,常住人口348.4萬人。
民族
截至2012年底,海淀區有56個民族,是北京市民族成份最多的地區.
到21世紀初,產業結構上形成了第三產業為主,2012年,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如下:海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14.8億元,同比增長10.5%(現價),占北京市19.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1488.6億元,同比增長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8.9億元,同比增長10.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504.8億元,同比增長8.8%;區域財政收入1685.77億元,同比增長28.8%,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63.06億元,同比增長10.4%。[6] 201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870億元,同比增長3.4%。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6%左右。二是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高精尖”經濟結構初步形成。第三產業比重穩定在87%左右,信息、科研、金融、工業、教育等前五大行業在經濟總量中占比近70%。主導產業平穩增長,其中信息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長7.8%,高技術制造業在工業中的占比提高3.7個百分點,工業總部化、服務化特征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357.5億元,同比增長13.1%。
科教事業
海淀是全國著名的科教文化區。2007年,海淀區內有高校54所,在校大學生人數占全市的一半以上,是全國最大的高校群體;區內駐有中央、市屬及區屬科研單位219個,其中中科院院所21所,占北京地區中科院院所數的62%,生活和工作在海淀區的兩院院士約占北京市的60%,占全國院士總數36%;海淀區有中小學370所,2007年考入高校的學生為14756人,其中本科生10012人,首次突破萬人大關,高考錄取率為78.07%;海淀戶籍人口的46.7%擁有大專以上學歷。2007年海淀的科學技術費達到2.32億元,同比增長12.1%。該區年專利申請量達13604件,專利授權量為6160件,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20.26%,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19.91%。轄區企業和單位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47項,市級117項,有63家企業入選百家創新型企業試點,9個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稱號,22個項目獲得第二屆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是北京全聚德烤鴨店的名食,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 相傳,烤鴨之美,系源于名貴品種的北京鴨,它是當今世界最優質的一種肉食鴨。據說,這一特種純白京鴨的飼養,約起于千年前左右,是因遼金元之歷代帝王游獵,偶獲此純白野鴨種,后為游獵而養,一直延續下來,才得此優良純種,并培育成今之名貴的肉食鴨種。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種白鴨,故名“填鴨”。不僅如此,北京鴨曾在百年以前傳至歐美,經繁育一鳴驚人。因而,作為優質品種的北京鴨,成為世界名貴鴨種來源已久。 關于烤鴨的形成,早在公元400多年的南北朝,《食珍錄》中即有“炙鴨”字樣出現,南宋時,“炙鴨”已為臨安(杭州 )“市食”中的名品。其時烤鴨不但已成為民間美味,同時也是士大夫家中的珍饈。但至后來,據《元史》記載,元破臨安后,元將伯顏曾將臨安城里的百工技藝徙至大都(北京),由此,烤鴨技術就這樣……[詳細]
2、海淀玉巴達杏
海淀玉巴達杏是北京市海淀區的特產。海淀玉巴達杏個大皮薄,香醇味美,曾為宮廷貢品。海淀玉巴達杏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海淀區杏樹栽培歷史悠久,玉巴達杏個大皮薄,香醇味美,曾為宮廷貢品。目前,海淀區杏樹種植面積4000余畝,主要品種為海淀原產的玉巴達杏,2013年受冬春氣溫較低和近期雨水影響,產量有所下降,總產約有150萬公斤,采摘價格在10元左右。 2013年,北京市海淀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申報的“海淀玉巴達杏”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海淀玉巴達杏劃定的產地地域保護范圍:海淀區蘇家坨鎮七王墳村、西埠頭村、車耳營村、西山農場、徐各莊村、北安河村、南安河村、草場村、周家巷村、聶各莊村,溫泉鎮白家疃村、溫泉村、楊家莊村,西北旺鎮冷泉村、韓家川村,四季青鎮香山村(1街坊、2街坊)。地理坐標為東經116°03′00″~116°16′00″,北……[詳細]
3、京西稻
京西稻米即“京西貢米”,主產于北京市西部海淀區上莊鎮西馬坊東馬坊等地。京西稻是具有千年歷史的京西稻通過生態種植與生產而來。屬粳稻亞種,顆粒圓潤,晶瑩明亮,蒸成米飯香甜細嫩,松軟可口,尤宜煮粥,湯汁澄滑,香氣四溢,但米粒不散碎。產區居玉泉山附近,土質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以泉水灌溉,水溫平穩,水溫與氣溫差異小,適宜于水稻正常生長發育,致結實率高,堊白率偏低,米質優良。京西稻主產區位于緊鄰生態環境完好的翠湖濕地海淀區上莊鎮西馬坊水稻種植基地。據史記載,迄今已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當年乾隆帝下江南,攜回紫金箍水稻良種,在京西試種,所產谷米供宮廷食用,因而又譽之為“貢米”。早在東漢時期已開始種植,清雍正年間稻田面積有所發展。乾隆帝下江南,攜回紫金箍水稻良種,在京西試種,稱之御田;所產米供宮廷食用,稱之貢米。新中國成立后,通過改土治水,改善稻田生態環境,并選用高產、優質品種,做好良種提純復壯工……[詳細]
4、炸佛手通脊
炸佛手通脊烹調類別:炸菜系:魯菜食物材料:豬肉味道:香脆適宜季節:無關色香味:造型美觀,鮮香酥脆,別具一格;主料:豬通脊肉750克輔料:雞蛋150克,生菜葉150克,細面包渣200克,植物油800克(實耗約100克),味精、鹽各5克,料酒、辣醬油各10克,干淀粉50克;制作:1、將通脊肉斜刀切成7厘米長的5個梯形段,再把每段一分為二切成10片(每片約重75克);2、然后順著肉片寬邊切4刀(如手指縫),窄邊不切,用料酒、味精、鹽、毛姜水稍腌;3、將肉片蘸上干淀粉,刷上用雞蛋打散攪拌而成的雞蛋液兩面沾上面包渣拍牢,照此再反復一次,將中間3條肉向下變成“佛手伏”;4、炒勺將植物油燒至7成熱,把佛手肉卷置于漏勺內放入油中炸挺,這時將勺離火浸一浸,待肉卷在油內漂起,繼續加熱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5、將佛手肉卷順切成兩塊,擺在盤中(碼成原形),澆上辣醬油,用洗凈的生菜圍邊即成。……[詳細]
5、荷包里脊
荷包里脊原料:雞蛋3個、豬里脊肉100克、小蔥1支、紹酒10克、精鹽1.5克、味精2克、芝麻油10克、香菜少許、生豬膘油1小塊、熟豬油1000克(耗約50克)。制法:1、雞蛋磕開,如鹽0.5克,味精1克,攪打成蛋液;里脊肉、小蔥切成末,放紹酒和精鹽、味精各1克,拌勻成餡,分成24份。2、香菜去黃葉、老梗,洗凈用冷開水泡過。3、鍋子烘熱,用膘油將鍋潤滑,然后倒入一小湯匙的雞蛋液,在鍋中呈半凝結時,放入1份里脊餡,用筷將蛋皮對折攏(如家庭做荷包蛋那樣),并用筷在餡的上方輕輕一夾,共做24只。4、原鍋放入豬油,七成油溫時,把做好的荷包里脊全部投入炸約10秒鐘,撈出淋上芝麻油即成。裝盤后邊圍香菜。
6、北京桂花陳酒
桂花陳酒,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釀造歷史。清朝初期潘榮陛所撰《帝京歲時紀勝》一書中曾記載,其酒“于八月桂花飄香時節,精選待放之朵,釀成酒,入壇密封三年,始成佳釀,酒味香甜醇厚,有開胃、怡神之功……”。 北京葡萄酒廠釀制的桂花陳酒,以多年陳釀的上等白葡萄酒為基酒,配以桂花為香料,是一種高級無藥料的滋補飲料酒。色澤金黃,晶瑩明澈,有鮮美的桂花清香和葡萄酒的醇香,香氣協調馥郁,酒味芳香醇厚,微酸微甜,酸甜適口,滿口生香,回味綿長,飲后幽雅宜人,有舒筋活血、增加熱量、幫助消化、增進食欲、解除疲勞之功效。 桂花陳酒,原名“桂花東酒”,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釀造歷史。但這種酒一直“棲身”于深宮禁苑,后來,釀制此酒的技藝失傳。清朝初期潘榮陛所撰《帝京歲時紀勝》一書中曾記載,其酒“于八月桂花飄香時節,精選待放之朵,釀成酒,入壇密封三年,始成佳釀,酒味香甜醇厚,有開胃、怡神之功……”。
7、辣拌芥梗
辣拌芥梗原料:芥梗數根,紅辣椒、青辣椒各1個。配料:辣椒醬、鹽、白糖、醋、辣肉醬、味素各1大匙,姜絲少量。做法:1、把芥梗用清水浸泡,換水洗干凈。然后用鹽拌勻,腌制15分鐘。最后搓洗,切成細長條狀。2、青、紅辣椒洗干凈,去蒂去籽、切絲,姜切絲,都撒在腌過的芥梗上。3、然后把配料攪拌在一起即可。要點:芥梗是東北一種山草藥的根部,貌似小人參,用的時候要清洗干凈,換幾次清水,去除其苦澀味,如果可以,最好浸泡久一點。也可以先嘗一下,覺得沒有苦澀味再制作。……[詳細]
8、北京料器
料器古稱“琉璃”“玻璃”,是在中國傳統琉璃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特種工藝美術品,明代之后開始稱之為料器。北京料器始于元代,經明至清發展起來,由宮廷藝術轉變為民間工藝美術,具有濃郁的北京特色。2008年,北京料器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北京原無直接燒造玻璃料的行業,所用材料采自山東淄博博山(原顏神鎮),經低溫加熱熔軟之后,制成生肖、瓜果等案頭陳設,或作兒童玩具。據明代《帝王景物略》記載:“向夕而張燈,燈則燒球,料絲則夾畫、堆墨等。”由此可見,那時北京正月十五燈節上就有了燒制而成的料器固球燈,并已有經過彩繪的料絲燈。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年),皇帝命工部在北京京琉璃廠設置御廠,制造料器供奉內廷,時稱“宮料”“御琉璃”。這時,料器的制作工藝已越發精細,作品觀賞性增強。代表作有“十二生肖”,造型逼真,生動可愛。鼻煙壺也是北京料器中獨具特色的,以清代乾隆.....
9、芥末墩兒
北京特產—芥末墩兒,是北京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一是這道菜太有特點了,二是因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吃得油膩,換換口味,芥茉墩最好不過了,清爽、利口,頗受老北京人喜愛。 特產文化:芥末墩兒一聽名字,就帶著京味兒,是老北京年夜飯里必須有的,滿族人尤其喜歡吃這道菜。它屬于涼菜,而且是涼菜里的首席,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時吃。食用的時候,要用干凈筷子把芥茉墩逐個地夾出來,放在小碟內,再倒些原湯,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喝一口原湯透心的涼,芥茉鉆鼻的香辣味兒,頓時令人痛快許多。年菜中大魚大肉甚多,吃口芥茉墩能起到清口兒的作用,這個時候,芥末墩兒就成了搶手貨。做芥末墩兒就得多做,以防斷頓兒。過去老北京年夜飯講究“四四見底”,所謂“四四見底”……
10、北京烤肉
北京烤肉烤肉包括牛肉和羊肉。烤法是用一種烤肉專用工具──鐵炙子。它是由熟鐵制成直徑約二尺的圓形鐵盤,下面燒木柴,上面烤肉。先將肉片放入調好的佐料中浸透,桌上放鐵炙子,鐵面用羊尾油擦拭,下面用松木或松塔燒火,上面放蔥絲,把浸好佐料的肉片放在蔥絲上,用特制的長約一尺半的大筷子翻動,待牛肉呈現醬紫色,羊肉呈白色時,即可食用。邊翻邊吃。……
建筑業
海淀區房地產開發發展較早,據統計,僅2012年,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44.7億元,其中住宅投資155.6億元,房屋施工面積完成1126.8萬平方米。相應的建筑業的經濟貢獻值也很大,僅2012年全區總承包和專業承包施工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346.7億元。累計竣工產值635.2億元。累計房屋施工面積9973.2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017.9萬平方米。
商業貿易
海淀區是北京市重要的商業區,其中國內貿易占比較大,形成了甘家口社區商業中心、公主墳商圈、卓展購物中心、凱德晶品購物中心等商業中心。中關村國際美食節、海淀品牌消費節、汽車置換節等促銷活動帶動了消費市場。 僅2012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產業在地)實現1504.8億元。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1324.2億元,對海淀區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達87.7%。汽車、摩托車及零配件銷售行業實現的零售額是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年實現零售額260.3億元。
對外經濟,2012年全年進出口總額實現412.4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實現320.2億美元;出口總額實現92.2億美元。
自20世紀80年代起,中關村迅速發展,完成了由“電子一條街”到“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再到“一區十二園”科技園區的演變,一大批擁有核心技術的民族品牌在中關村發展壯大,“中關村”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代名詞,聚集著全國重要科技戰略資源,蘊涵著技術創新的強大動力,是中國規模最大、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高新技術及企業的聚集地。到2007年底,海淀園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3940.6億元,新入駐海淀園的企業2613家。海淀園每年的總收入均以20%-30%的速度增長,海淀園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所占的企業數和經濟總量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總收入占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半壁江山,在全國53個高新區中也保持著領先位置。
2012年,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實現總收入10665.75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實現利潤822.36億元,增長16.0%;實繳稅費總額423.09億元,增長8.2%。
高端產業
百度公司大廈
海淀聚集了大批國際國內著名的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已經成為海淀區第一大新興行業,它的發展對海淀區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意義重大。僅2007年前三季度,海淀區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87.8億元,同比增長19.4%,在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中占22.7%,增速高于全市2.8個百分點;海淀區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的占比超過一半,達58.2%,這一比重高于全市1.9個百分點。信息服務業中的軟件業全國產業規模第一,約占全國20%,是全國最大互聯網產業基地,全國百強商業網站海淀占21家,新浪、搜狐、百度、網易、騰訊(北京)等都扎根海淀。海淀區通過整合區域資源,支持重點企業發展,支持產業鏈建設,構建了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動漫游戲設計產業帶、媒體內容制作產業帶、電視節目制作和廣告運營帶、創意人才培訓與表演藝術產業帶、工業與城市設計產業帶、新媒體產業帶等6條文化創意產業帶,形成區域文化創意產業整體發展的新格局。2007年,海淀區有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2631家,僅1-11月實現收入1754.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收入的45.8%,同比增長22.9%,高于全市增速3.5個百分點。[11]
2012年,全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收入3914.4億元,比上年增長17.2%;生產性服務業實現收入17725.8億元,增長7.4%。全年工業高技術制造業總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占比51.9%。
歡迎咨詢 北京市海淀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 ,
請登陸后發布咨詢留言,游客請先注冊。
輕松一掃 投資資訊隨時有
400-600-3737
手機聯系:13062625088
微信聯系:13062625088
QQ 聯系:746583727
地緯招商網-招商投資門戶網站
專注招商投資服務10年
擁有全球千萬招商投資信息大數據
線上招商推廣,線下項目推介
為政府、園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務
讓招商投資更簡單 更精準 更高效
版權所有 上海百程商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6044607號-2 Copyright ? 2022 www.saifan020.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