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底,大渡口區轄5個街道、3個鎮:新山村街道、躍進村街道、九宮廟街道、茄子溪街道、春暉路街道、八橋鎮、建勝鎮、跳磴鎮。
位置境域
主城區南部,在東經106°23'-106°31'、北緯29°20'-29°30'之間。大渡口區東南與巴南區花溪鎮、魚洞街道以及江津區珞璜鎮隔江相望,東北、西南與九龍坡區九龍、中梁山、銅罐驛、陶家、石板、華巖鎮毗鄰。南北長17.25km,東西寬13.75km,幅員面積102.82k㎡。
地質地貌
大渡口區位于川東南弧形構造帶,華鎣山帚狀褶皺束東南翼觀音峽背斜東翼,其構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晚期褶皺運動。構造形跡從西向東依次為:中梁山斷裂帶、金鰲寺(化龍橋)向斜、龍王洞背斜,沙坪壩至重慶解放碑向斜。區內褶皺均為緩傾沒的平緩開闊式,軸部、翼部均由上沙溪廟組砂巖、泥巖組成,褶皺傾角2-8°,巖層產狀平緩,傾角3-15°。中梁山斷裂帶從大渡口區的西南部穿越境區,屬壓扭性逆沖斷層。
大渡口區屬于川東平行嶺谷區,地貌類型受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的影響,背斜一般隆起成山,向斜長期剝蝕后形成丘陵。整個區域由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逐漸由高向低變化,西部屬中梁山脈,以低山為主,最高點海拔為650米,中部和東南部以中丘、淺丘、平壩和沿河階地為主,最低點位于區內長江出境處海拔為150米,相對高差500米。
氣候特征
大渡口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8.7℃,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氣溫在27-29℃,常年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河流水系
大渡口區境內河流均屬長江水系,流域面積大于10公里(除長江外)有三條,分別為跳蹬河、桃花溪和伏牛溪。長江干流繞區境而過,境內流程32公里;跳蹬河發源于九龍坡區華巖鎮,經跳蹬鎮從小南海匯入長江,境內流程25.8公里;伏牛溪發源于八橋鎮公民村,匯入長江,長6.2公里;桃花溪發源于石橋鎮,經城區直接匯入長江,長32.0公里。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大渡口區常住人口為30.1萬人。常住人口中,男性為15.3萬人,占總人口的50.83%;女性為14.8萬人,占總人口的49.1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3.38。0~14歲人口為3.38萬人,占總人口的11.24%;15-64歲的人口為23.86萬人,占總人口的79.26%;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86萬人,占總人口的9.5%。
2015年末,全區有戶籍人口25.64萬人,增加4807人,其中:農業人口1.72萬人,非農業人口23.9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815人,出生率為11.1‰;死亡人口1269人,死亡率為5.0‰;人口自然增長率6.1‰。全區常住人口33.2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34萬人,城鎮化率97.2%,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民族
截止到2012年底,大渡口區有少數民族人口約3000人,占總人口的0.1%,主要有土族、回族、苗族、滿族等28個少數民族。
教育
大渡口區學校主要有重慶旅游學校、重慶商務學校、重慶市第九十五中、重慶市37中、茄子溪中學等。
旅游景點
中華美德公園、大渡口郊野森林公園、金色蛋糕夢幻王國。
名優特產
于氏滴塑、麥草藝畫、堰興剪紙。
歡迎咨詢 重慶市大渡口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 ,
請登陸后發布咨詢留言,游客請先注冊。
輕松一掃 投資資訊隨時有
400-600-3737
手機聯系:13062625088
微信聯系:13062625088
QQ 聯系:746583727
地緯招商網-招商投資門戶網站
專注招商投資服務10年
擁有全球千萬招商投資信息大數據
線上招商推廣,線下項目推介
為政府、園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務
讓招商投資更簡單 更精準 更高效
版權所有 上海百程商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6044607號-2 Copyright ? 2022 www.saifan020.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