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陜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陜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陜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沖,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崆峒區)、6個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
人口
截至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7萬人。城鎮人口76.0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6.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年齡分,0-14歲人口37.83萬人,占18.03%;15-64歲人口152.73萬人,占72.8%; 65周歲及以上人口19.24萬人,占9.17%。
經濟
2015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47.7億元,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21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96.9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56.54億元,增長11.3%。
教育
截至2015年末,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423所。幼兒園309所,特教學校4所,小學935所,初中118所,九年制學校15所,完全中學16所,中等職業學校11所,獨立高中14所,普通高校1所。本年度全市參加高考考生24246人,上線人數達23759人,上線率98%。一本上線2700人,上線率11.1%;二本上線6472人,上線率26.7%。
旅游
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游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于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平涼市有各類旅游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