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市,萊蕪古稱“嬴、牟”,別名鋼城,為山東省地級市,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在這里發生過“長勺之戰”,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曾在此發動了“萊蕪戰役”。
位置
萊蕪市位于地處山東省中部,泰山東麓,東經117°19′~117°58′,北緯36°02′~36°33′,北鄰濟南市章丘區,東臨淄博市博山區和沂源縣,南臨泰安市所轄的新泰市,西鄰泰安市岱岳區。南北最大距離58公里,東西最大距離56.8公里,總面積2246.21平方公里。距省會濟南市112公里。
人口
萊蕪市常住人口:萊蕪市常住人口為129.85萬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23.35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6.50萬人。增長5.27%,年平均增長0.51%。
家庭戶人口:萊蕪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44.65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20.40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7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96人減少了0.26人。
性別構成:萊蕪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65.34萬人,占總人口的50.32%;女性為64.51萬人,占總人口的49.6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3.22下降為101.28。
年齡構成:萊蕪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20.49萬人,占15.78%,15-64歲的人口為96.15萬人,占74.05%;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3.21萬人,占10.1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28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4個百分點。
經濟
年,萊蕪市實現生產總值(GDP)631.41億元,比2011年增長11.1%,增速較2011年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2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365.2億元,增長12.3%;第三產業增加值222.01億元,增長9.7%。人均GDP達到48212元,比2011年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6.7:60.5:32.8優化調整為7.0:57.8:35.2。
教育
年承擔實施省以上科技計劃項目51項,爭取無償資金6500萬元,獲省以上科技進步獎6項。2012年專利申請量1980件,其中,發明專利400件;專利授權量1913件。
新建院士工作站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22家。
年2012年年末萊蕪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27所。其中,高等學校2所,普通中學55所,小學155所,中等職業學校1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人數17.5萬人。2012年年末萊蕪市共有幼兒園373所,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小學、初中入學率均保持100%,鞏固率小學100%,初中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