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偷自产拍精品视频,久久亚州精品A片无码播放葵司,熟女少妇内射日韩亚洲,男女裸交无遮挡啪啪激情试看

總站首頁| 最新招商引資| 最新招商項目| 找項目投資| 招拍信息| 招商排行榜| 發布會| 稿件發布 移動端
微信
您好! 請登錄 馬上注冊
網站服務熱線

網站服務熱線

地緯招商網 > 上海站 > 上海政府招商> 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
  • 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
關注度: 5957 
區域面積:60.61平方公里
常住入口:131.3萬
聯系部門:上海市楊浦區招商局
招商地址:上海市楊浦區招商局
聯系方式:4006003737
免費注冊
咨詢留言
  • 概況
  • 區位優勢
  • 城鎮建設
  • 地方特產
  • 招商資源
  • 招商政策
  • 招商電話
  楊浦區位于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處黃浦江下游西北岸,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西臨虹口區,北與寶山接壤。楊樹浦港縱貫區境南北,楊浦即以此演變得名,南部沿江地帶是曾經的上海公共租界東區,中部偏東區域則為“大上海計劃”實施地。楊浦區不僅擁有中心城區里最長的15.5公里的白金濱江岸線,經濟實力也十分強勁,市區內唯一的規劃生態島嶼復興島亦坐落于該區。楊浦坐擁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十大商業中心之一的江灣五角場;上海第三代國際社區新江灣城;產值豐厚的環同濟知識經濟圈;世界500強匯集的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以及東外灘。

   楊浦區

  地貌

  地境成陸于唐宋宋初。據北宋郊直《吳門水利書》記載:吳淞江南岸有18條支流匯入。最東幾條為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芒浦、爛泥浦,各捕之間距離為5~7里。據此推斷,北宋時爛泥浦已在今復興島之東。又據區境西北部景德觀(今萬安路小學)重修碑文記載:原為龍神廟,廟門座西朝東,面海而立,建于北宋初期。又區境南部太平教寺吟蘭州路3問號),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是區內最早建造的佛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一定的開發。

  教育

  建國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得到迅速發展,1990年,共有中等專業學校15所,職業學校4所,中等技術學校64所。

  境內最早的大學是上海浸會大學,創辦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光緒三十三年自四川路遷至區內軍工路,民國3年定名滬江大學。迄解放時,境內共有高等學校9所,通過1952年院系調整后,存有4所,后又陸續新建、遷入11所。1990年,境內共有全日制高等學校15所,占全市近1/3。

  楊浦知識創新區在空間上覆蓋區域全境,以“三區聯動”為發展的指導方針進行合作、互動。“大學的城市、城市的大學”——根據區域內高校的分布狀況,高校校區規劃為西區、東區和北區三個區域,西區規劃以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財經大學等為核心;東區規劃以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為核心;北區規劃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為核心。另外復旦附中、交大附中、控江中學、楊浦高級中學、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上海理工大學附中、市東中學、上財附中等上海市名牌高中也云集楊浦。因而楊浦被稱為上海的“學術區”,在教育質量方面具有相當優勢。
  地處中國“江海之匯,南北之中”的上海,其成長充滿動感和魅力,歷來都是海納北川、經濟繁榮之地。開埠建市的一個半世紀以來,尤其是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上海已經進入城市轉型的戰略機遇期和關鍵攻堅期。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全球化、市場化與信息化的深度發展,上海在城市功能轉型、人口持續增長、環境資源約束等方面的壓力日益凸顯。面向2040年的上海要立足歷史新起點,適應發展新趨勢,應對發展新挑戰,邁向發展新目標。

  1、分目標1--更具活力:一座創新之城

  在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基礎上,上海將著力提升在全球經濟的功能引領性,成為服務長三角世界城市群、服務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的龍頭城市,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中心,成為在全球資源配置領域具有重要話語權的國際中心城市。為此,上海應堅持功能提升、區域一體的發展理念,努力:

  提升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瞄準未來目標集聚科技創新高端要素,培育科創能力完成動力轉換;以金融城和自貿區建設為抓手提升經濟輻射力,促進商務功能集聚;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實現文化影響力擴大;加快高端制造業的集聚和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全面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領先地位。至2040年,R&D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達到5%,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左右,年入境游客量突破1500萬人,高端制造用地不低于150平方公里。

  追求樞紐門戶地位穩步提升。提高亞太航空門戶樞紐能級,完善航空服務體系,實現腹地與門戶的快速鏈接;推動國際海港樞紐功能升級,實現港口布局和集疏運體系進一步優化;提升國家鐵路輸送能力,優化客貨樞紐布局;健全信息通訊樞紐服務水平,提升網絡速度與信息化水平,提高上海自由開發的全球通達能力。至2040年,國際客流比例達到40%,國際貨物中轉比例不低于15%,高速無線數據通訊網絡覆蓋率達到100%。

  實現交通服務能力不斷優化。建成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模式,完善多層次的公交體系;健全軌道和干線公路網絡,優化道路的運輸服務功能;完善貨運樞紐布局,發展多式聯運的現代貨運物流體系;靈活應對新興技術發展,全面建成與全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對外對內綜合交通系統。基本實現10萬人以上的新市鎮軌道交通站點的全覆蓋,力爭實現平均通勤時間不大于40分鐘。

  促進就業創業環境快速形成。同步加強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的就行能力,促進非核心功能及崗位疏解調整就業布局,實現產城融合;降低創新活動成本,建立寬松靈活的產業空間管理機制,鼓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創新人才成長環境,為青年人才提供優質且可支付的住房、公共服務和技能供給,破除國際人才流動障礙。至2040年,創新群體占就業人口比重大幅增長,新建住房中政府及機構持有的租賃性住房比重達到20%。

  2、分目標2--更富魅力:一座人文之城

  面對老齡化程度日趨嚴重、人口結構更加多元的未來社會,上海致力于通過對城市品質魅力的不懈追求,成為城市治理成功、全球影響突出、市民高度認同的幸福人文城市。為此,上海應堅持開放包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努力:

  構建多元融合的15分鐘生活圈。促進各類人群間的社會融合,針對不同人群和家庭類型的多樣化需求,調整住房的規模、結構、布局與方式,實現市民住房可負擔、可獲得;以城鄉社區為基礎構建15分鐘生活圈,充分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構建覆蓋城鄉、公平均等的多層次公共服務體系,增強高能級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營造優質的社區環境,推動社區交通、就業和公共交往空間品質提升。至2040年,社區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到100%,城鄉社區公共開放空間(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和廣場)的5分鐘步行可達率達到90%以上。

  保護風格獨特的歷史遺產。對各類城鄉歷史環境要素進行整體保護,推動搶救性保護的適當實施;注重物質和非物質遺產兼顧,拓展歷史文化保護對象;健全與全球城市相匹配的城鄉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體系和機制,促進歷史資源的活化。至2040年,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大幅度提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公共預算比重。

  塑造特色凸顯的城鄉風貌。保護城市自然景觀格局,構筑城市景觀結構,營造更多富有人性關懷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培育和發展城市的高品質文化休閑功能和旅游服務功能,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于進入的休閑游憩場所。至2040年,建成2000公里以上的綠道。

  培育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圍。激發全社會的文化活力,鼓勵城市文化進一步包容開放,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塑造兼具人文底蘊和創意時尚的現代都會,使得全體市民和國內外來滬人士感受到上海的歷史沉淀和文化氛圍。至2040年,文化產業就業人口占就業總人口比重達到15%以上。

  3、分目標3--更可持續發展:一座生態之城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資源約束帶來的發展瓶頸,上海致力于在2040年建設成為擁有較強適應能力和更具韌性的生態城市,并通過空間資源環境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動態改善,成為引領國際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杠桿。為此,上海應堅持生態優先、睿智增長的發展理念,努力:

  開展氣候變化的積極應對。著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超大城市多元化風險,推動能源結構戰略轉型,倡導建立市民公交出行的交通理念,引導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完善防汛除澇保障體系,推動“海綿城市”建設,主動應對海平面上升與地面沉降;提高城市應對熱島效應和極端自然災害天氣的能力,強化城市防護體系建設,降低自然災害損失。至204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應的比重達到20%,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15%左右。

  營造綠色開放的生態網絡。在嚴格管控城市增長邊界的基礎上,優化市域城鄉空間結構,加強土地集約復合利用,提升存量土地利用效率,嚴守生態優化的發展底線,錨固海陸自然生態格局和基底,構建覆蓋全市域的多層級、網絡化、功能復合的生態網絡體系,加強生態區域、公園綠地的建設,提升生態系統保護與治理能力,切實提高城鄉環境質量。至2040年,建設用地總面積鎖定為3200平方公里,生態用地占陸域面積的比重不低于60%。森蘭覆蓋率達到2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力爭達到15平方米。

  建設科學全面的環保治理體系。全面加強大氣、水、土壤等污染的源頭防控、環境綜合治理,加強固體廢物資源利用,不斷提升城市資源利用效率。健全環境治理協同機制,推動區域、流域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共享。PM2.5等環境空氣質量指標在盡快達到國家標準的基礎上,逐步接近發達國家國際大都市水平。至2040年,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水功能區達標率達到100%。

  形成穩定高效的綜合防災能力。不斷提高城市各類能源供給的安全保障度,加強區域水資源合作保障水安全,加強防汛工程建設,提高供應系統抗風險能力。保障城市生命線和信息通信安全運行,強化防災空間保障體系建設,健全區域協調、城鄉統籌的綜合防災和應急救援機制,發揮地區綜合防災中心的作用。至2040年,中心城應急避難場所人均有效避難面積達到2.0-3.0平方米。

  城市性質

  基于對全球趨勢和發展潮流的判斷,對國家戰略與發展要求的相應,立足對上海城市功能內涵的判斷,綜合對上一版城市性質的延續與提升,提出上海至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資源環境緊約束下的睿智發展

  上海在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過程中,面臨著人口繼續增長和資源環境約束的壓力。為應對資源環境緊約束的挑戰和城市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上海將以成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范城市為目標,落實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負增長”要求,牢牢守住土地、人口、環境、安全等底線,實現內涵發展和彈性適應,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睿智發展的轉型路徑。

  1、嚴格落實中央嚴控超大城市人口規模的要求

  緩解人口快速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之間的矛盾,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人以內,至2040年控制在2500萬人左右。

  2、滿足城市實際服務人口的合理需求

  考慮到上海作為全球城市在人口結、分布和流動性上的特點,對水資源、能源、交通、信息、生態綠地等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供給及就業崗位等要素資源的配置作一定的彈性預留,以應對不同情景下包括常住人口、半年一下暫住人口、跨市域通勤人口、短期游客等在內的城市實際服務人口的合理需求。

  3、以用地供給強化人口規模調控

  在建設用地總量鎖定前提下,結合不同區域人口目標,按照人均建設用地100平方米左右的標準,加強分區、分類指導,調控土地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以及開發強度,實現人口規模調控。

  網絡化、多中心的空間體系

  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從更開闊的視野和更高的定位謀劃上海未來城市發展的戰略框架,構建開放協調的發展格局,控制中心城周邊地區蔓延,發揮新城、新市鎮吸納人口和帶動地區發展的作用,形成“網絡化、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型”的空間體系。

  一、引領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交匯點,上海將率先落實國家戰略,更加主動承擔國家使命,充分發揮在服務全國、聯系亞太、面向世界的優勢,進一步加強與長三角城市群、長江流域等地區的城市協同發展,形成區域合力共同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

  二、構建開放緊湊的上海市域空間格局

  以功能提升為出發點,以結構性優化調整為核心,從市域層面對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進行戰略性調整和格局優化。重點以生態基地為約束,以重要的交通廊道為骨架,以城鎮圈促進城鄉統籌,以生活圈構建生活網絡,優化城鄉體系,培育多中心公共活動體系,形成“一主、兩軸、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市域總體空間結構。其中,“一主、兩軸、四翼”,以中心城為主體,沿黃浦江、延安路-世紀大道兩條發展軸引導核心功能集聚,并強化寶山、虹橋、閔行、川沙四個主城片區的支撐,共同打造全球城市核心區。“多廊、多核、多圈”,基于區域開放格局強化沿江、沿灣、滬寧、滬湖等重點發展廊道,形成具有同城效應的大都市圈;基于功能集聚培育重點發展城鎮和社區,基于公共服務設施共享構建城鎮圈和社區生活圈,實現區域協同、空間優化和城鄉統籌。

  根據市域生態基底格局對空間邊界的限定,結合綜合交通對城鎮發展的骨架支撐作用,在延續和優化“1966”城鄉體系的基礎上,形成由“主城區-新城-都市鎮-鄉村”組成的城鄉體系。

  以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和滿足市民多元活動為宗旨,結合城鄉空間布局,構建由主城區和郊區兩類地域,中央活動區(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區中心以及社區中心等四個層次組成的公共活動中心體系。其中,主城區內,由中央活動區(城市中心)、主城副中心、地區中心、社區中心四級構成。郊區,由新城中心/核心鎮中心、新城地區中心/新市鎮中心(核心鎮除外)、社區中心三級構成。

  三、嚴格空間分區管制

  按照市域空間結構形成以“四線、三區”為基本框架的土地分區管制體系,統籌各類規劃的空間要求,強化土地用途管制和空間管制。

  四、明確空間發展策略

  針對中央活動區、主城片區、城鎮圈等空間類型和功能板塊,提出相應的空間政策,形成不同的特定政策區,強化城鄉空間資源統籌和全覆蓋、差異化的規劃引導。

  更具活力的繁榮創新之城

  應對全球新技術革命和新產業革命,上海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培育城市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國際門戶樞紐地位,提高國際內兩個扇面的服務輻射能力,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培育科技創新策源力、繁榮文化影響力、保障高端制造業實力,提升在全球經濟領域的功能引領性,激發城市經濟的內生動力。

  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

  市民幸福是城市發展的根本追求。未來上海將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讓市民“住有所居”,日常生活環境更加宜人,出行更加方便,歸屬感和認同感更強。進一步挖掘“開放、規則、精致、時尚”的海派文化內涵,保護城市寶貴和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實施“文化+”發展戰略,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對各類人才和全體市民的吸引力。

  更可持續發展的韌性生態之城

  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等氣候變化的發展趨勢,針對當前重要生態空間被逐步蠶食,城市的生態游憩空間相對匱乏,生態環境有待改善的瓶頸問題,上海致力于轉變生產生活方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錨固和建設多層次、成網絡、功能復合的生態空間體系,加強基礎性、功能型、網絡化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增加城市應對災害的能力和韌性,提高市政基礎設施對城市運營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肴,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艷)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咸中帶甜,油而不膩。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點——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
  經濟

  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已達1201.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第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62.1:37.4(不含煙草業為21.6:77.5,三產比重提高0.4個百分點);全區稅收收入完成744.85億元,同比增長15.7%;區級財政收入完成70.97億元,同比增長10.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11.19億元,同比增長1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9.04億元,同比增長12.0%。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6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金融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69號)精神,更好地發揮融資租賃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加快本市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以下除特別標注外,統稱“融資租賃”)業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目標

  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先試先行為契機,建立支撐融資租賃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制度創新體系,建立統一、規范、有效的控制行業風險和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扶持和服務體系,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本市融資租賃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爭取到2020年,實現融資租賃業務領域覆蓋面不斷擴大,融資租賃市場滲透率顯著提高,融資租賃資產規模占全國比重達到30%以上,使融資租賃成為企業設備投資和技術更新的重要手段,成為社會投融資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主要任務

  (一)積極培育市場主體,不斷拓寬融資租賃服務領域

  1.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鼓勵引導境內外資本來滬設立融資租賃公司。支持具有優勢產業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設立專業子公司。鼓勵融資租賃公司通過兼并重組、增資擴股等擴大規模、拓展業務,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支持有實力的融資租賃公司開展跨境租賃和跨境兼并,培育跨國融資租賃集團。支持設立融資租賃中介服務機構,加快發展為融資租賃企業配套服務的專業咨詢、技術服務、評估鑒定、資產管理、資產處置等相關行業。

  2.推動融資租賃服務產業轉型升級。鼓勵融資租賃公司積極服務“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在飛機、船舶、工程機械等傳統領域做大做強,積極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文化產業等新領域投融資渠道。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參與公用事業、污水垃圾處理、環境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在公交車、出租車、公務用車等領域通過融資租賃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支持融資租賃參與教育培訓、健康養老、休閑旅游等新興服務業發展。積極穩妥發展居民家庭消費品租賃市場,發展家用轎車、家用信息設備、耐用消費品等融資租賃,擴大國內消費。

  3.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融資租賃公司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加強融資租賃公司與創業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各類眾創空間等合作,加強融資租賃公司與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溝通,支持在中小微企業融資租賃服務中引入履約保證保險產品,探索通過財政資金進行風險補償、保費補貼等方式,加大對科技型、創新型和創業型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租賃支持力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4.支持開展跨境租賃。鼓勵通過融資租賃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擴大高端設備進口,提升國內技術裝備水平。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持臨港裝備“走出去”示范基地以融資租賃組團方式推動大型設備制造企業“走出去”開拓國外市場。

  (二)支持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促進融資租賃業集聚發展

  5.做好各項服務配套。繼續加大對融資租賃產業的扶持力度,設立專項資金,鼓勵和支持融資租賃公司開展業務運作,擴大資產規模,豐富資產類型,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和帶動經濟發展。推進建立融資租賃服務創新基地,加強對融資租賃公司的專業化服務,引進專業化的第三方機構,提供管理咨詢、行業培訓、經紀服務、信息統計、政企溝通以及風險評估、行業預警等服務。支持搭建融資租賃資產交易服務平臺,擴大租賃物的交易范圍和規模,完善融資租賃資產退出機制。

  6.支持設立專業子公司和特殊項目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公司設立專業子公司和特殊項目公司,開展飛機、船舶和重大裝備等租賃業務,提高專業化水平。允許融資租賃公司以絕對控股方式設立單機單船等特殊項目公司。允許隸屬于同一母公司的單機單船等特殊項目公司實行住所集中登記,且與母公司住所相同。允許融資租賃公司設立飛機、船舶等專業子公司并可持續經營多個飛機、船舶等項目。

  7.支持內資融資租賃試點企業利用外債。放寬內資融資租賃試點企業舉借外債資格條件中的外貿進出口權、凈總資產比例以及盈利狀況等的限制。內資融資租賃試點企業在履行必要程序并簽訂外債合同后,應當在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辦理外債簽約登記,其舉借的外債可調入境內存放在外債專戶,實行支付結匯或意愿結匯使用。

  8.支持融資租賃公司開展人民幣跨境融資業務。自貿試驗區內融資租賃公司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銀發〔2016〕132號)等規定,辦理本外幣跨境融資業務。鼓勵融資租賃公司使用跨境人民幣結算、海外融資等方式開展業務。

  9.允許融資租賃公司開展本外幣資金池業務。允許融資租賃公司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印發〈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規定〉的通知》(匯發〔2015〕36號)等規定,辦理本外幣資金池業務,通過開立國內外匯資金主賬戶和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集中境內成員公司的外債和對外放款額度,實現境內外資金的統一調配。在現行規定允許境內外幣劃轉的范圍之外,積極探索境內外匯資金劃轉管理的新模式,在交易真實、合理的前提下,融資租賃母公司與境內特殊項目公司之間的外幣資金劃轉可向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提出申請。

  10.設立綠色通道,便捷通關手續。加快通關速度,為融資租賃公司發展租賃進出口業務提供便利。對注冊在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融資租賃公司進出口飛機、船舶和海洋工程結構物等大型設備涉及跨關區的,在確保有效監管和執行現行相關稅收政策前提下,按照物流實際需要,努力協調異地監管,便利通關手續。

  (三)深入推進制度創新,完善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環境

  11.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轉變管理方式,簡化工作流程,促進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協同發展。對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除外)設立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允許商業保理試點區域內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除外)兼營與融資租賃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12.簡化相關行業資質管理。進口租賃物涉及配額、許可證、自動進口許可證等管理的,在承租人已具備相關配額、許可證、自動進口許可證的前提下,不再另行對融資租賃公司提出購買資質要求。根據有關規定,放寬融資租賃公司申報醫療器械經營許可或備案的條件。對申請開辦醫療器械大型設備融資租賃業務的融資租賃公司,取消企業庫房場地設立的要求。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承租人通過融資租賃方式獲得設備與自行購買設備在資質認定時,享受同等待遇。

  13.完善融資租賃物登記公示制度。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除外)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開展租賃業務,就租賃物申請相關權屬登記的,登記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辦理;國家未有明確登記機關的,本市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除外)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時應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辦理融資租賃登記,公示融資租賃合同載明的租賃物權屬狀況。本市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除外)及相關機構在辦理資產抵押、質押和受讓等業務時,應當通過“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查詢所涉標的物的權屬狀況。支持融資租賃公司依法在本市相關部門辦理動產和不動產的抵押登記。積極探索完善船舶融資租賃登記制度。

  14.支持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公司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對有接入意愿、自身業務發展和系統建設較好的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除外),按照審慎性原則,在充分考慮報送數據和接入后的管理風險的基礎上,由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積極穩妥有序地組織開展接入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試點。

  (四)切實落實各項政策,完善政策扶持體系

  15.落實國家和本市各項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采用融資租賃方式,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購置。對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實施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等項目,支持實際使用者申報政府相關產業引導資金。引導有實力的融資租賃公司參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建設。落實國家融資租賃相關稅收政策,對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含融資性售后回租)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按照其所載明的租金總額,比照“借款合同”稅目計稅貼花。通過風險補償、獎勵、貼息等政策工具,引導融資租賃公司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鼓勵保險機構開發融資租賃保險品種,擴大融資租賃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和覆蓋面。

  16.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融資租賃公司的支持力度。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利用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開展應收賬款融資。積極鼓勵融資租賃公司通過債券市場募集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和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籌措資金。支持融資租賃公司通過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支持融資租賃公司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融資。鼓勵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各類資金進入融資租賃業。鼓勵保險資金通過投資股權投資基金等方式支持融資租賃業發展。研究保險資金通過資產支持計劃等方式,投資融資租賃資產。支持設立融資租賃產業基金,引導民間資本增加投入。支持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融資租賃企業資產管理業務。

  (五)完善公共服務,強化風險防范和監管工作

  17.加強融資租賃事中事后監管。完善行業監管機制,建立監管指標體系和監管分類評級制度,鼓勵融資租賃公司進行信用評級。加強行業風險防范,利用現場與非現場結合的監管手段,強化對重點環節及融資租賃公司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督,對違法違規融資租賃公司及時要求整改或進行處罰,加強風險監測、分析和預警,切實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建立企業報送信息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加強融資租賃公司信息報送管理,要求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除外)通過全國融資租賃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及時、準確報送信息。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部門間工作溝通協調機制,加強信息共享與監管協作。

  18.發揮行業協會自律服務作用。積極推進租賃行業協會的組織建設,組織專業培訓和沙龍活動,加強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開展多層次的融資租賃人才培訓。制定行業規則,有效發揮服務、指導和自律作用,提升行業自律性,規范行業發展。研究行業發展方向,服務行業發展需求。加強與國內外租賃協會交流合作。研究設立融資租賃業產業合作聯盟,引導本市融資租賃公司參與國際競爭。加大對融資租賃理念和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力度,不斷提高融資租賃業的社會影響力和認知度,為行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19.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引進融資租賃業發展所需的各類優秀人才,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辦居住證積分、居轉戶和直接落戶。支持融資租賃公司組織從業人員開展相關培訓,采取措施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能力的融資租賃人才。鼓勵社會機構建立融資租賃研究中心,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高校自主設置融資租賃相關專業。

  20.逐步建立統一、規范、全面的融資租賃業統計制度和評價指標體系。完善融資租賃統計方法,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依托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加強統計信息交流。建立融資租賃業標準化體系,制訂融資租賃交易等方面的標準,加強標準實施和宣傳貫徹,提高融資租賃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研究制定本市融資租賃行業景氣指數,定期發布行業發展報告,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三、保障措施

  建立市級層面融資租賃管理部門溝通協調機制,由市商務委、市金融辦牽頭協調各相關部門加快落實本實施意見。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分工合作,落實分管領導和專人負責,細化政策措施,并搞好與國家相關部門的銜接,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

  本實施意見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招商熱線:
全國熱線:
021-58913737
4006003737
  • 咨詢人單位:
  • *
  • 咨詢人姓名:
  • 聯系手機號:
  • 聯 系 電 話:
  • E-mail:
  • QQ號碼:
  • 問 題 留 言:
發布留言

歡迎咨詢 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 ,

請登陸后發布咨詢留言,游客請先注冊。

免費注冊
馬上登錄
您可以根據意向選擇快捷留言
  • 1、我想咨詢一下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所在地的營商環境怎么樣?
  • 2、我想了解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周邊的基礎配套設施情況怎么樣?
  • 3、我想了解投資該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的硬性指標是什么,具體有哪些要求?
  • 4、我想了解投資該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有哪些具體的優惠政策?
  • 5、我想了解投資該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有金融扶持政策嗎?
  • 6、請問該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當地的材料和人力資源情況怎么樣?
  • 7、請問該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外資可以投資嗎,如果可以該如何操作?
  • 8、我想了解該上海市楊浦區政府招商引資信息的詳細情況,請問在其他城市有駐點接待嗎?

版權所有 上海百程商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6044607號-2 Copyright ? 2022 www.saifan020.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珲春市| 云和县| 宜昌市| 论坛| 特克斯县| 伊金霍洛旗| 内江市| 新干县| 古丈县| 景泰县| 沿河| 崇义县| 民和| 九寨沟县| 青河县| 灵寿县| 壶关县| 中超| 林甸县| 定兴县| 宁河县| 元江| 马关县| 防城港市| 台山市| 平阳县| 元朗区| 饶平县| 保康县| 双城市| 静乐县| 永吉县| 弥渡县| 泰顺县| 新津县| 竹溪县| 连平县| 芷江| 桂阳县|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