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接地帶。濟寧屬暖溫帶季風氣候,面積1.1萬平方公里,人口808.19萬人。
濟寧地區歷史文化悠久,是東夷文化、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儒家創始人至圣孔子、亞圣孟子、復圣顏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促進了濟寧商品經濟的繁榮,使濟寧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工商業城市。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為4013億元,財政預算收入368.62億元。
位置
濟寧位于魯西南腹地,地處黃淮海平原與魯中南山地交接地帶。東鄰臨沂地區,西與菏澤接壤,南面是棗莊市和江蘇省徐州市,北面與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黃河與聊城市相望。
最北端是梁山縣小路口鎮鄒橋村,為北緯35°57′;最南端是微山縣高樓鄉,為北緯34°26′;最東端是泗水縣泉林鎮,為東經117°36′;最西端是梁山縣黑虎廟鄉高堂村,為東經115°52′;南北長167公里,東西寬158公里。
人口
濟寧市普查登記的常住人口為808.19萬人,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增加了34.16萬人,增長4.41%,年平均增長0.43%。
經濟
年,濟寧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013.1億元,年均增長10.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68.6億元,實現翻番;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891億元,年均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911億元,年均增長13.8%。
教育
2013年,濟寧市實施科技計劃項目399項。取得重要科研成果199項。濟寧市申請發明專利1450項,授權發明專利509項。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99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范聯盟4家,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范聯盟22家。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6家、企業技術中心1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達68家,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4處。院士工作站42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國家級1處,省級3處,市級17處。科技企業孵化器面積達到135萬平方米。
年,新引進創新創業團隊5個、國家千人計劃專家5名,2013年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408人,引進國內高層次人才人2953人。
年,濟寧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214所,在校生141萬人。其中,普通高校7所,在校研究生3502人,本專科生8.9萬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生2.7萬人;中等職業學校25所(不含技工學校),在校生6.5萬人;普通高中36所,在校生13.5萬人;普通初中250所,在校生27.3萬人;小學1184所,在校生57.0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3所,在校生1281人;學前教育幼兒園1697所,在園幼兒24.9萬人。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99%以上,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