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縣隸屬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六盤山西麓。屬黃土高原干旱丘陵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1688-2633米。東西長67公里,南北寬74公里。東距固原市63公里,北距寧夏銀川市391公里。總面積3144平方公里。 西吉縣轄3鎮16鄉、4個居委會、306個行政村、1909個村民小組。2011年,西吉縣總人口5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8萬人。
西吉縣地處黃土高原中心地帶,地勢南低,北、東、西漸次增高,平均海拔2400米,分黃土丘陵、河谷川道、土石山區三類地貌。 西吉縣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每年平均氣溫12.7度,最高氣溫42.00C,最低氣溫—21.80C,每年均降水量570.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088.1mm,每年最小降水量220.3mm,無霜期達198天。 西吉縣境內有葫蘆河、清水河、祖厲河三條水系,均屬季節性河流。 2013年,西吉縣境內已探明的礦產有11種,即油頁巖、銅、石膏、泥灰巖、石英砂、砂礫石、石料、磚瓦粘土、磨石、芒硝硫,計有礦產地36處。 2013年,西吉縣境內有白樺、山楊、山柳、遼東櫟等生物資源。
行政區劃
2017年02月底,西吉縣轄4個鎮、15個鄉:吉強鎮、興隆鎮、平峰鎮 、將臺堡鎮、新營鄉、紅耀鄉、田坪鄉、馬建鄉、震湖鄉、興平鄉、西灘鄉、王民鄉、什字鄉、馬蓮鄉、、硝河鄉、偏城鄉、沙溝鄉、白崖鄉、火石寨鄉。
人口
2011年,西吉縣總人口5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8萬人。
經濟
2013年,西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5億元,增長1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1億元,增長30%;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4億元,增長2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億元,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5360元,增長15%。
教育
2013年,西吉縣籌措200萬元表彰教育先進,評選首批示范村小和教學點82所,多渠道補充教師204人,高考錄取2967人,全力辦人民滿意教育。
風景名勝
固原古城
固原古城"城"的出現,是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標志。固原城(高平城)的修筑,同樣顯示了固原地域文明的進程和悠久的歷史。固原城,地處寧夏南部山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固原境內城的緣起已有兩千多年了,最早應是烏氏城,而得以沿襲且發展起來的城就是現在的固原古城,并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跡,如鐘鼓樓、禹王廟鐵塔、文瀾閣等。這是固原城發展和演化2000年后格局上的最后定型。固原博物館復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歷史縮影。這座規模宏大的磚包城雄踞原州,享譽北方,成為明清以來西北地區的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