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新疆東部,是新疆通向中國內地的要道,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華拱衛”和“新疆門戶”之稱。東與甘肅省酒泉市相鄰,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連,西與吐魯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鄰,北與蒙古國接壤,設有國家一類季節性開放口岸——老爺廟口岸,是新疆與蒙古國發展邊貿的重要開放口岸之一。
截至2013年,哈密地域遼闊、人口少(人口約58萬)、城市化水平相對較高,轄伊州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和伊吾縣。
行政區劃
2008年,哈密下轄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伊吾縣,共計10個鎮、27個鄉(含3個民族鄉)。哈密地區行政公署駐哈密市。轄區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13師、吐哈石油勘探指揮部等20多個中央、自治區單位。
2016年,哈密下轄伊州區、伊吾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人口
哈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2007年年末,全地區總人口為54.62萬人,比2012年增加0.43萬人。城鎮化率為57.4%。人口出生率10.74‰,死亡率3.72‰,人口自然增長率7.02‰。共有37個民族,其中較多、在1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人口總數在1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有蒙古族、滿族;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均在1000人以下。漢族約占70.99%,少數民族人口占29.01%。
經濟
2013年,哈密地區地方固定資產投資369.12億元,比2012年增長38.5%。其中,城鎮投資368.75億元,比2012年增長38.6%;農村非農戶投資0.37億元,比2012年下降15.4%。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4.55億元,比2012年增長16.9%;第二產業投資289.02億元,比2012年增長38.0%;第三產業投資75.18億元,比2012年增長42.6%。在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289.02億元,比2012年增長38.0%。其中,采礦業投資42.57億元,比2012年下降36.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210.35億元,比2012年增長68.3%;制造業投資36.10億元,比2012年增長110%。在地方城鎮投資中,國有投資198.77億元,比2012年增長31.7%;民間投資167.99億元,比2012年增長51.0%。涉及民生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282.84億元,比2012年增長61.3%。
教育
2013年,哈密有成人高等學校1所,本專科招生1566人,比2012年增長18.3%;在校學生3508人,下降7.4%;畢業生684人,比2012年增長71.4%。新增普通高等學校1所(哈密職業技術學院),專科招生193人,在校學生193人。
風景名勝
哈密曾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地處中原與西域文化交匯之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人文、自然景觀星羅棋布,融南北疆景色和氣候于一地,有“新疆縮影”之稱。哈密東天山風景名勝旅游區的開發,使其與吐魯番、敦煌以歷史文化為主的旅游區互為補充,東西連成一線。2007年,有國家A級景區11個,其中3A級景區6個。擁有旅行社7家;星級賓館16家,已開發旅游景區(點)3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