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山,簡稱鞍,遼寧省省轄市,是國務院批準的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因市區南部一座形似馬鞍的山峰而得名。
鞍山地處環渤海經濟區腹地,遼東半島中部,位于沈大黃金經濟帶的重要支點,是遼寧中部城市群與遼東半島開放區的重要連接帶。
鞍山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鋼鐵工業城市、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中國第一鋼鐵工業城市,有著“共和國鋼都”的美譽,因盛產岫玉,故而又有“中國玉都”之稱。
鞍山亦是中國綜合實力30強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擁有世界第一玉佛、亞洲著名溫泉和國家名勝千山。
地貌
鞍山市的地勢地貌特征是東南高西北低,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屬于千山山脈延伸部分的山區,一般海拔400—600米;最高為岫巖的帽盔山,海拔1141米,海城一棵樹嶺次之;山區主峰海拔931米,面積約為5271.44平方公里,占鞍山市總面積的56.97%。
中部為千山山脈向西部沖積平原過渡地帶,屬低山坡崗丘陵區,一般海拔100—200米,面積約為1232.56平方公里,占鞍山市總面積的13.32%。長(春)大(連)鐵路以西系遼河、渾河、太子河沖積平原,一般海拔5—20米,鞍山市海拔最低的是臺安縣韭菜臺鄉楊塘村,海拔僅2米;平原面積約為2748.4256平方公里,占鞍山市總面積的29.71%。
水文
鞍山市境內有大小河流40余條。其中,較大的河流有遼河、渾河、太子河、大洋河、哨子河。前3條為過境河,后2條流源均在岫巖滿族自治縣境內。
遼河系中國七大江河之一,也是流經鞍山市境內的最大河流。該河從臺安縣西佛鎮達連泡入境,由新華農場的溝哨子鎮出境,經盤山縣入渤海。在臺安境內河段長70公里,平均河寬200米,流域面積898平方公里。臺安縣境內還有臺安縣與黑山縣的界河繞陽河、臺安縣與大洼縣的界河外遼河以及小柳河等,均系遼河的支流。
渾河源于遼寧省清原縣長白山支脈滾馬嶺,流經撫順、遼中、遼陽等市、縣,于臺安縣黃沙坨鎮朝陽堡村入境,向西南方向流至海城市西四鎮三叉河匯入太子河,經營口入渤海。該河系海城市與臺安縣的界河。在鞍山境內河段長67.6公里,其中海城段31.6公里,臺安段36公里,平均河寬140米,流域面積3107平方公里。
太子河經遼陽縣唐馬寨入海城市高坨子鎮境內,由東北向西南流至西四鎮與渾河匯合。該河是海城市西部平原的大型河流,境內河段長34.7公里,平均寬123—150米,流域面積為3009.8平方公里。源于海城境內的海城河、五道河、三通河以及源于鞍山市區的沙河(經改造后取名萬水河)、南沙河、楊柳河、運糧河均匯入太子河。
大洋河系岫巖滿族自治縣境內兩大內河之一。發源于岫巖縣偏嶺鄉一棵樹嶺南側,由西北流向東南,稱偏嶺河。在南流過程中,接納境內的哈達河、湯池河、雅河、牛河、溝連河等,至哨子河鄉哨子河街東與哨子河匯合,經馬嶺村王家溝東山頭出境,至東港市入黃海。境內流長180.2公里,流域面積1968.4平方公里。
哨子河系岫巖滿族自治縣境內另一主干河流。正源在三家子鄉華山村北黑背區岔口,側源在華山村西北胡家嶺。兩源在王家東山匯合稱哨子河。河段長171.85公里,流域面積2155.03平方公里。其支流有牧牛河、石廟子河、青河、古洞河等河流。
氣候
鞍山市地處中緯度的松遼平原的東南部邊緣,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干冷同季,降水充沛,溫度適宜,光照豐富,大風、冰雹、旱澇、霜凍等災害性天氣在不同年份和季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春季(3月—5月)大風多,降水少,日照長,回暖快,蒸發大,濕度小;夏季(6月—8月)降水多且集中,暴雨多發生在此季,氣溫高而少酷熱;秋季(9月—11月)天高氣爽,雨量驟減,氣溫急降;冬季(12月—次年2月)雪少北風多,干燥寒冷。鞍山所轄區域雖屬同一個氣候帶,但因地理環境(地形、地貌、距海遠近)不同而有差異。
年降水量為640—880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逐次減少;年平均氣溫平原地區為8.0—9.0℃,而東部和東南部山區為6.3—7.0℃;日照小時數年平均為2350—2700小時,西北部多于東南部。
水資源
鞍山境內水資源比較豐富,但受時空限制,分布不均勻。春季偏旱,夏季多雨;岫巖滿族自治縣及西部沿河平原水資源大有開發潛力,而海城市的長大鐵路以東地區,特別是鞍山市城區又嚴重缺水。鞍山境內水資源總量為42.4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01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63.6%;地下水15.47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36.4%。可利用的水資源量為15.24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36%。其中,地表水為2.11億立方米,占地表水資源總量的8%;地下水為13.13億立方米,占地下水資源總量的85%。
熱泉,鞍山市是遼寧省地熱資源較多的區域之一。有地熱反應的達40多處,其中鞍山市區及海城市有30余處,臺安縣1處,岫巖滿族自治縣8處。鞍山市的湯崗子溫泉和千山溫泉早已成為中國康復和療養中心。海城市東四鎮西荒地已利用溫泉水生產冬季蔬萊。岫巖有的自流溫泉,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很有醫療價值。
冷泉,雖未正式勘探,但千山、大孤山、湯崗子、沙河等鄉(鎮)均有發現,并已正式開發利用生產礦泉啤酒和礦泉汽水。
礦產資源
鞍山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35種。儲量最豐富的有鐵、菱鎂礦、滑石、玉石、理石、石灰石、花崗巖、硼等。
鐵礦,探明儲量為100億噸,居中國之首。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區周圍及遼陽市的弓長嶺。除分布在海城、岫巖的小部分中小型鐵礦由鄉、鎮開采外,東鞍山、大孤山、齊大山、眼前山、弓長嶺等大型鐵礦均由國家開采。
菱鎂礦,主要分布在海城東部山區和岫巖境內。探明儲量為23億噸,也為中國之首,占世界儲量1/4,且質地、品位俱佳。較大規模的礦廠有遼鎂公司、鏵子峪鎂礦、腰嶺子鎂礦以及英落、牌樓、八里等鄉鎮企業。
岫巖主要在偏嶺和三家子等地開采?;V,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岫巖境內。探明儲量為6000萬噸。除位于海城馬風鎮范家堡子的海城滑石礦由國家開采外,余者均為鄉、鎮、村企業開采。海城和岫巖的滑石,白度純正,鐵鈣等雜質少,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玉石礦,大部分分布在岫巖境內。岫巖素有“玉石之鄉”之稱。少量分布在海城孤山鎮等地。岫巖自然資源享譽海內外,現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42種,其中菱鎂石、玉石、理石、滑石、花崗石、硅石量多而質好,享有岫巖“六大寶石”之美譽。
岫巖玉儲量屬世界之首,享有中國國石之美譽。岫巖玉除縣內玉雕廠、點加工精美玉雕外,還供應中國22個省170余家玉器廠加工。岫巖玉質地細膩、純凈,顏色艷麗多彩,有綠、黃、黑、紅、白各色。岫巖玉雕產品是大連口岸對外出口拳頭產品之一。
大理石,主要產于岫巖和海城,儲量巨大。兩地的大理石色彩繽紛,有紅、黃、黑、白、綠等色,是高級建筑材料的珍品。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岫巖和海城東部山區,千山區的唐家房和大孤山鄉也有些許分布,儲量可觀。上述地區的石灰石質地好、品位穩,含鈣量達53%。
花崗巖,主要產地是岫巖滿族自治縣,儲量超200億噸。其中黑色花崗巖,切割成板材后,古樸典雅,別具一格,被譽為“石材之王”。其他礦藏,金屬礦有鉛鋅礦、銅礦、鎳鈷礦、金礦、黃鐵礦;非金屬礦有硅石礦、磷礦、石棉、螢石、蛭石、白云母、重晶石、硼礦、粘土礦、石墨、煤及石油等。
土地資源
鞍山市土地總面積為925235.05公頃。耕地244729.66公頃,集中在西部沿河和中部平原地區,盛產水稻、玉米、大豆、高粱以及花生、麻、煙等,是遼寧省商品糧生產基地。園地40455.7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4%。此外,有林地414565.8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0.3%;牧草地4274.0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5%;居民及工業用地85249.2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2%;交通用13259.3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4%;水域68796.5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4%;未利用土地(草荒地、裸巖、田坎等)53904.5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8%。
生物資源
林木,鞍山林木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分布在岫巖境內(林地占岫巖全縣總面積的65%)和海城東部山區以及市郊千山一帶。林地共有415658.78公頃,占鞍山市土地面積的44.9%。林木多為天然次生混交林和人工林;中部和沿河平原多為人工栽植的農田道路、水系林網、防風固沙和村屯四旁植樹的人工林。鞍山的樹木種類繁多,僅喬木即達170余種。在林木中,除有紅松、落葉松、油松、云杉、柏、楊、柳、榆、樺、椴、水曲柳、花曲柳、柞等用材林外,還有株類矮樹——柞蠶場18.3萬公頃,飼養柞蠶,其繭是岫巖、海城絲綢廠的主要原料。此外,還有觀賞、風景以及藥用食用野果等林木。岫巖山林灌木叢中的榛子、山花椒等年產均可觀;灌木叢下的草本植物多達幾百種,其中的山蕨菜、山芹菜等加工后多出口外銷。
牧草地,鞍山市共有4274.05公頃。岫巖和海城的牧草質量較好,西部臺安多為風沙堿地,土質薄,草場退化,產量質量較低。岫巖、海城、臺安均大力發展養殖業,分別被國家和省列為黃牛生產基地。岫巖飼養的絨山羊被省定為絨山羊育種基地。
水生物,境內水域資源較豐富,除大小河流可捕撈鯰、黑、馬口、鰲條、麥穗、棒花、泥鰍等20多種河魚外,水庫和星羅棋布的坑、塘、泡、沼可養殖的水面5000余公頃。養殖的淡水魚種有鯉、鯽、草、青、鰱、鳙、黃鱔、非洲鯽魚、武昌魚以及螃蟹、蝦、龜和河蚌、水獺等。水生植物常見的有蘆葦、蒲草、藕、菱角及各種藻類。
動物,隨著人口的增加,礦山的開采,旅游業的興旺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如狼、野豬、熊等在千山已絕跡,岫巖、海城山區和臺安縣自然保護區——西平林場偶有所見,現有動物多為小型、個體。獸類常見的有狍子、狐貍、獾子、山貓、貉、黃鼬、山兔、刺猬等。禽類常見的有啄木鳥、布谷鳥、沼澤山雀、翠烏、黃鸝、云雀等180余種。其中國家和省規定一類保護的有黑鸛、白鸛、白鶴、大天鵝。
植物藥材,鞍山境內植物藥材蘊藏量較大,品種較多。主要分布在海城東部山區和岫巖境內,共有700余種。其中遼五味子和細辛是地道藥材,馳名中國。蘊藏量最多的有玉竹、白蘚皮、翻白草、赤勺、合歡、白頭翁、蒼術、威靈仙、苦參、北豆根、穿山龍、茵陳、車前草等60余種。北豆根和翻白草分別是鞍山中醫藥工業生產治療咽喉炎“北豆根片”和治療腸炎“利特敏”的主要原料。由于野生植物藥材,有的品種為多年生植物,生長周期長,用途廣,采掘多,五味子、細辛、桔梗、玉竹、紫草、龍膽草、紫胡、黃胡、黃柏等,已日漸減少。桔梗、生地、防風等已實行人工栽培。
歡迎咨詢 遼寧省鞍山市政府招商引資信息 ,
請登陸后發布咨詢留言,游客請先注冊。
輕松一掃 投資資訊隨時有
400-600-3737
手機聯系:13062625088
微信聯系:13062625088
QQ 聯系:746583727
地緯招商網-招商投資門戶網站
專注招商投資服務10年
擁有全球千萬招商投資信息大數據
線上招商推廣,線下項目推介
為政府、園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務
讓招商投資更簡單 更精準 更高效
版權所有 上海百程商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6044607號-2 Copyright ? 2022 www.saifan020.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