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六景工業園區成立于2002年2月,同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自治區級開發區。2010年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六景工業園區列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
11個重點產業園區之一。園區所在地六景鎮是全國重點鎮、廣西小康文明示范鎮。經過多年的發展,六景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已經逐步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
一、區位優勢獨特優越
園區處于廣西中心位置,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東接粵、港、澳及廣西東部發達地區,南臨北部灣沿海港口城市,西依廣西首府南寧市,北通柳州、桂林等重要城市,處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交匯點上,是大西南出海通道和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
二、交通運輸便利快捷
園區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南寧至廣州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六景至欽州高速公路正在建設;湘桂鐵路、黎欽鐵路穿境而過,園區內設有兩個火車站;黃金水道—珠江水系的郁江流經園區,上通南寧、百色,下達廣州、深圳、香港,現常年可通航1000噸級的船舶,正在開工建設的南寧港六景港區年最大吞吐量2640萬噸,預計2012年底一期工程竣工運營;園區到南寧國際機場全程高速約80公里的路程。園區高速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四位一體”的交通區位優勢,具備發展現代工業、物流業的先決條件。
三、規劃設計科學合理
2000年,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對園區進行開發可行性論證,2001年,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園區一期7平方公里總體規劃的編制,2009年底由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完成二期35平方公里總體規劃的編制,2010年5月由自治區北部灣辦、南寧市人民政府和橫縣人民政府共同委托江蘇城鄉規劃設計院開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六景工業園區概念性規劃》的編制工作,新規劃的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四、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建園以來,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4億多元,為廣大客商投資置業提供了硬件的保障。其中,供水方面:園區目前日供水能力為1.5萬噸,基本滿足入園企業的用水需求,日供水能力4萬噸的自來水廠正在建設,計劃2011年2月竣工運營。污水處理方面:日處理2萬噸污水的污水處理廠正在籌建中,計劃2010年底竣工運營。供電方面:電力供應現在由園區110KV變電站和六景35KV變電站提供,服務南電項目的六景220KV變電站已經建成使用,將使園區的電力供應更加充足穩定。道路方面:園區“三橫三縱”主干道路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一期路網基本完善。通信方面:園區內電信寬帶、移動電話網絡全面覆蓋,信息傳遞暢通無阻。
五、招商引資成績顯著
自園區成立至現在,共簽訂項目投資合同73個,合同投資額350多億元,已經建成投產企業38個,在建項目25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項目10個。引進的項目涉及農產品加工、繭絲綢加工、鋼結構制造、飼料生產、制漿造紙、電力、化工等產業,特別是從2006年開始先后引進了國電集團南寧電廠項目、南寧綠洲化工公司氯堿項目、廣西勁達興集團漿紙項目、廣西永凱集團糖漿紙項目等自治區重大項目落戶園區,為園區打造千億元產業園區,增強發展后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產業布局日趨優化
結合南寧市對園區的發展定位意見,園區充分發揮現有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按照“一區多園”的構想,規劃建設“三園一帶”即造紙產業園、化工產業園、絲綢產業園和港口經濟帶,建設一個以工業為主,倉儲物流業和商住業為輔的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園區。一是依托橫縣豐富的甘蔗渣、桑枝資源,以廣西勁達興集團和廣西永凱集團為龍頭企業,引進包括紙品深加工、漿紙生產設備制造、流通市場等配套項目,規劃建設占地面積7000畝、漿紙生產年規模300萬噸的造紙產業園。二是依托橫縣豐富的桑蠶資源,以立盛公司、華冠公司等繅絲生產企業為龍頭,規劃建設占地面積1000畝的絲綢產業園,重點引進織造、制衣、印染項目。三是依托國電南寧電廠項目和南寧綠洲化工氯堿項目,規劃建設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的化工產業園,重點引進配套北部灣大石化產業延伸的上下游精細化工項目。四是依托南寧港六景港區的建設,發展建設以倉儲、物流為主的港口經濟帶,帶動園區經濟發展,進而輻射到大西南、珠三角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
“十二五”期間,南寧六景工業園區將以列入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為契機,堅持“創新立園、項目興園、產業強園”的原則,圍繞“構筑大平臺,集聚大產業,引進大項目,培育大企業”的戰略,積極融入到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中,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